正在狄道的定演和尚被緊急請來與甄鑫會面。
被后世史學家稱為“臨洮之會”的這次會面,不僅改變了西北的勢力分布,也改變了天下宗教的基本格局。
這是一次極其成功的會面,是被濃墨重彩記錄于宗教史中的會面。
而彼時,參與會面的卻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日月島的實際掌控者,西北明軍、太行匪軍、東北乣軍、南海艦隊、東海艦隊、渤海艦隊的共主,憑著江南的半壁江山足以與大汗皇帝相抗衡的甄鑫甄公子。
另一個,則是當今第一活佛的授業之師、噶瑪噶舉派的掌舵人烏堅巴的漢人弟子,并得到其全權委托、負責與日月島接洽的高僧定演。
自甄鑫與烏堅巴共同為噶瑪噶舉打造出當世第一尊活佛以來,噶瑪噶舉風頭漸盛,在大都隱然已經壓過薩迦一頭。若不是年齡尚小,噶瑪巴三世此時很可能已經取代薩迦派的意希仁欽,而成為新一任的帝師。
但是面對底蘊深厚的薩迦派,僅憑一個活佛,噶瑪噶舉很難在短期之內超越薩迦。
尤其是在吐蕃與西北之地,噶瑪噶舉在薩迦派的壓制之下,幾乎尋不到發展的空間。只能選擇彎道超車,在日月島的支持下,從江南開始蠶食薩迦派的寺廟。
嘗到甜頭之后,噶瑪噶舉早已經有了與日月島進一步結盟的心思。為此,烏堅巴特地讓自己的漢人弟子定演,長侍于甄鑫附近,以待他隨時的召喚。
日月島軍對于西北之地來說,畢竟屬于外來者,只有在這片陌生的區域尋找到同盟者,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站穩腳跟。
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一系列的結盟意向。
甄鑫正式承認自己是噶瑪噶舉的護教法王,并支持噶瑪噶舉對薩迦教派的肅清行動,以清理隱藏于其中、已經走上了邪道的教徒。
留在西北的這支明軍,將會冠以“護教法兵”的稱號。噶瑪噶舉所有的高僧,為其提供佛法的加持,消除因為除魔護道而可能沾染上的血厄之災,并為將士及其家人日夜頌佛以驅災避邪。
直白點說,就是西北明軍負責殺人,噶瑪噶舉的僧人負責喊“666”。
當時在杭州,楊璉真伽早已惹得天怒人怨,甚至連朝廷對其所作所為都極為不滿,卻沒人敢輕易動手殺他。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官身,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佛門身份。
若有世俗之人將其殺死,哪怕當時大快人心,事后卻難免被人私下詬病,視為不祥。
所以,動手殺他之人,只能是同為僧人的定演。——佛門殺人不能叫殺,而當稱為“超度”。
這是佛法之爭,是佛教中門戶的清理。普通人自然不會妄加非議,更不會以此將這支軍隊視若妖魔。
第一階段雙方的這種合作,自然僅限于西北之地。但甄鑫也為將來的合作,設定了大致的框架。
未來,天下大定之后,日月島依然會派出護法軍隊,與噶瑪噶舉派一起,向其他地區開拓,比如遼闊的漠北,以及更為遼闊的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