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是舉碗的舉碗,舉杯的舉杯,小孩子們都舉高了手里的湯碗。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祝婆婆,爸爸,媽媽,新年快樂,事事順心。”
“祝祖祖,公,婆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大人小孩兒都七嘴八舌地說著吉祥話。
喝完酒,大家動了筷子,夸菜好吃的聲音就沒停過。
田英聽見大家這么夸余惠,心里雖然有些不舒服,但也沒說什么掃興的話,過年嘛,還是要高高興興和和睦睦的。
吃完年夜飯,顧紅梅和顧秋雨還有顧秋葉去收拾廚房洗碗,讓余惠這個大廚歇著。
家里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守歲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顧秋雨從供銷社搶回來的二踢腳了。
大人們在屋里聊天,坐不住的孩子們,就在院壩里玩兒二踢腳。
每炸一下,都會響起,孩子們的歡笑聲。
趙長英看著院子外,玩兒得開心的孫輩,拍著大腿滿足地說:“現在的日子可真好哇。”
余惠笑著說:“以后還會更好。”
趙長英點頭,“你們都越來越有出息了,以后肯定會更好。”
孩子們玩兒到九點就犯困了,大人們就先把他們抱到了床上了。
等到十二點一到,村里便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顧家幾兄弟也去門口,把鞭炮放了。
孩子們睡得倒是熟,放鞭炮這么響,都沒有把他們吵醒。
第二天大年初一,根據傳統,顧家吃了紅糖湯圓。
所謂紅糖湯圓,就是糯米打的湯圓面,包上紅糖下鍋煮的湯圓。
湯圓挺大,有雞蛋那么大一個。
男人們大多都是吃八個湯圓,外加一個雞蛋,女人們基本上就吃六個,小孩吃得就少了,有的四個,有的只能吃兩個。
湯圓表皮軟糯,一咬開滾燙的紅糖就溢了出來,若不是注意,嘴巴和舌頭就會被紅糖燙起泡。
糯米不好消化,余惠只喂北北吃了兩口湯圓,和一個雞蛋。
吃完象征著團團圓圓的湯圓,顧家人就一起端上一碗肉,提著一壺酒,拿著幾串小鞭炮和一把香,幾捆火紙,上山祭拜祖先了。
當地并沒有只有男丁能祭祖,女的不能祭祖的說法。
除了腿腳不便的老太太,和要在家里提前準備中午飯的趙長英和鄭蓉,其他人都去了。
祭祖主要祭拜的是,顧平山的爸爸,公公,婆婆,還有兩位祖祖。
從大到小開始祭拜,顧家人先來到最大的長輩墳前。
把肉碗放在墓碑前,又倒上了一杯酒,兩個緊挨著的墳前,各插了兩炷香。
“祖祖,我們又來看你了,今天來看你們的,又我們顧家的新媳婦小惠,還有我們顧家的新孫孫,顧東,顧南,顧西,還有顧北。你們認認人,保佑她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平平安安的。”
顧平山一邊用手清理墳上得雜草,一邊念叨著。
顧淮他們則是,把一捆火紙一張一張撕開堆墳前。
火紙點燃,顧家人站在墳前,鞠躬作揖,閉著眼睛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火紙燒完,孩子們站開,顧淮用打火機點燃鞭炮,便丟了出去。
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結束,端起肉,又走向另外兩位祖先的墳祭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