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船于金平城渡口處輕輕一頓,船上的人身子都跟著晃了一晃。渡口上的船員將船上拋下來的纜繩緊緊捆在一個大石墩上。船上十幾個船員抬著一個幾百斤重的鐵錨嘿呦嘿呦地來到了船邊,一拋而下后沉入了江中。
船上負責秩序的船員大聲道“金平城到了金平城到了要下船的都給我拿好船票排好隊一個一個檢查了才能下去。”
阿大和石武拿好各自的船票排在隊伍的最前面,等著船上的船板放下依次下船。可他們還在等著的時候,就看到岸上羽輕侯正在向他們揮手告別,然后馮老就跟他一起走了。
這下就連阿大都有些難平道“還有沒有人管了,他們不會都沒買票吧。”
石武添油加醋道“嗯一定是的。這些個仙人最不守規矩了。”
有意見歸有意見,阿大也知道羽輕侯旁邊的修士已經到了可以瞬移的境界,這等修士真的可以稱得上凡人眼中的仙了。
待阿大和石武驗完票下了船,阿大居然有一種近鄉心怯的感覺。
石武看著阿大道“阿大爺爺,這金平城看起來很大,阿九奶奶留給你的地址上寫的是哪啊。”
阿大再次將那封信取了出來,確定之后道“是在一個叫安平巷的地方,她說她住在巷子里的第六間屋子,左邊門柱下刻有一個桃花印記。”
石武點頭道“那走吧。”
阿大摸了摸身后的古琴盒,定了定神之后就帶著石武走了。
金平城地處特殊,除了有悠遠江的干流經過,城中還延伸有一條名曰濱河的支流。在金平城的演變中,這條支流漸漸形成了一條護城河,其環繞在金平城城區,形如葫蘆,宛若珠鏈。濱河水清如鏡,風光優美,江鷗、野鴨時常在河水中嬉戲游玩,惹得城中百姓駐足圍觀。
濱河兩岸有敬香拜佛的光慈塔、讀書人經常去的北寧閣、還有孩童們上課念書的濱東書苑、公子小姐們聽戲游玩的文演樓等等。城中共有大小二十八座石橋,各種名木古樹種植在側。濱河與亭、臺、樓、榭、閣、塔等交相輝映,人文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為金平城奠定了古樸凝重的文化底蘊。
如今這二十里濱河上最為有名的就是那一艘艘內河花船了,船上多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的奇女子。已經有不少富家公子或者文人墨客為了船上女子一擲千金賦詩著墨的佳話了。
阿大他們在金平城中問了許多店家,找了差不多一個時辰還沒找到安平巷。金平城實在太大了,還好無幽谷幫阿九安排的住址是在內城,如果是城池外的屬地,那阿大他們可能都要租輛馬車才能到。
石武走的腳都有些痛了,他數過了,他們早上光過得橋就過了得有十二座。石武笑言道“阿大爺爺,這哪是城池啊,跟迷宮都差不多了。”
阿大道“秦國素來有一條悠遠江,富養半國人的說法。外面的干流就不說了,光這條延伸開的支流,就帶給了金平城許多的水上資源。此地文化底蘊極重,這里的人比起金錢更看重才情,所以在這里遇到的文人墨客要比秦都還多。”
石武笑道“餓的時候,才情好像當不了飯吃。”
阿大邊走邊說道“你這句若是被那些個文人聽去了,定要罵你無知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