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行了半個時辰,石武遠遠看到了一處高起的小山丘,石武問著前面的車夫小哥道“落雁觀就在那土坡上”
車夫小哥一聽石武叫那落雁山為土坡,笑著道“客官,那可不是什么土坡,附近的人都是叫它落雁山的。相傳那位仙人在此山得道升仙,引來一群群大雁落下拜服。后來附近的人為了紀念那位仙人,就在那處山上建了一座落雁觀。”
“原來還有這等典故。”石武又問道,“那不知這里可有佛寺”
車夫小哥邊駕著馬車邊回道“客官,佛寺的話就遠了,起碼要出了秦都去往東向八十里外的宛城,那兒有一座天光寺,里面主拜的是百身佛。不過客官啊,我們秦國因為開國法師祁濂道人的緣故,一直是重道輕佛的,那里的香客聽說不是很多。”
石武了解后道“多謝提醒。”
那車夫小哥笑道“沒什么的,我也就是把我知道的告訴你而已。”
興許是一直有客人來落雁觀的緣故,那個山丘下面就設了個驛站,車夫小哥將馬車停在那里以后就問阿大道“客官你們等等還回去么回去的話我就在這等你們。”
阿大將來時的四兩車錢遞給車夫小哥道“要回的,不過我們會稍微轉一圈。如果這邊有客人要去秦都中心的話,你也可以先載著回去。”
車夫小哥收好銀子笑著道“好的客官。”
與車夫小哥告別后,石武就和阿大走上了那個只有二十來丈的小山丘。爬過落霞峰之后,石武真覺得這落雁山就是高起來的小土堆而已,他很想知道這里是天然形成的還是由那個落雁真人得道成仙的聲勢所化。
這落雁觀坐北朝南,形成三路建筑格局。石武他們來到門前的時候,就有一個小道童負責接引前行。他們看到前面有一道高曰五丈的入門牌,上面書著落雁觀三個大字。進門之后一眼望去就是落雁觀的主殿,主殿前方立著一個兩人高的三足四頂銅制香爐,里面香火零零散散,石武這次并沒有像在落霞峰上耍著小聰明。他主動從旁邊小道童手里花了三錢銀子買了三支長香,在小道童的指引之下,以左手持香,右手護香,點燃之后恭敬地跪在蒲團上拜了三拜,口中將還愿之語一并說出,最后將三支長香插在了香爐之中。
見上香完畢,小道童引著石武和阿大道“兩位善士,這邊請。”
石武和阿大也就隨著他一同進去主殿之中。落雁觀主殿內鑄著一個三丈高的彩泥人像,此人仙風道骨,周圍還栩栩如生地彩繪出了白色的仙氣云團,更有十幾只大雁停留在這仙氣云團上。這彩泥人像一看就是那落雁真人了。
石武來這就是為了借此道觀將所有道家神仙的保佑還愿一遍,在外面拜過之后,他在這里也就對著落雁真人的彩像躬身一敬。
比起石武的虔誠,阿大這種不信神佛之人就隨意多了,他全程背著斷罪像個看客一樣。那小道童也覺得阿大奇怪,既然不信這些,又何必入觀。
若讓小道童知道阿大此刻心中所想,怕是要嚇得心都跳出來。阿大想的是,若這落雁真人下凡了,在秦都不能飛的限制下,他能不能靠著斷罪敵過落雁真人。
此刻已是午后申時,石武雖然在香酥坊吃了很多糕點,但這時候還是有些餓了。石武跟阿大說了之后,阿大拱手問道“你們這的過齋堂可還有飯菜”
小道童聽這老者說話還是個內行,就回道“還有的。兩位善士跟我來。”
小道童帶他們過去之前叮囑道“過齋不可私語,二位善士等等用齋時切莫說話,也莫要浪費了碗中糧食。”
穿過主殿到了過齋堂時,這里還有些來此的信眾在吃著齋飯,過齋堂內如小道童所言般的安靜無聲。
石武很不習慣這樣子,但入門是客,主人家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隨著小道童幫他們端過來兩碗米飯,一份青菜素齋,一大碗咸菜豆腐湯,石武有一種早知道就去山下吃了的追悔想法,不過他最后還是仔細地將飯菜都吃完了。
好不容易吃完了齋飯,石武見這里真不適合自己,就又在福報箱里放了十兩銀子,鞠了三個躬后在小道童多謝善士的眼神中和阿大下山去了。
出了落雁觀大門,石武一身輕松道“這神仙的禁忌也太多了,以后我要是當了神仙,一定要建個歡快熱鬧的道場。”
阿大打趣道“你就不想著自己成個佛啥的”
被阿大這么一說,石武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剃著光頭敲著木魚的老徐,忙拒絕道“阿彌陀佛,佛還是讓徐爺爺那等心誠之人去成吧。”
阿大聽后大笑不已。
臨近傍晚,從落雁山的山路上望下去是一片晚霞遮日,讓人看著美不勝收。這時還有數只大雁飛過,環繞幾圈后真飛入了那落雁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