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不能的,您是小秋的夫子,賠償也好,謝師禮也罷,多少都是應該的。”
柳紅衣將小秋推到前面,“以后還請夫子多多關照我家小秋。”
告別學堂,柳紅衣尋了一個借口,搭著二牛的平板車,去了縣城。
板車上,柳家村的村民這一次又圍著大丫聊起來,但不是八卦,而是熱情。
“大丫,昨兒你大叔在河里撈了條大魚,我做成咸魚了,等曬好,我切一塊給你送過去哈!”
“大丫,你看,這是嬸子剛繡的牡丹花手帕,喜歡不,送你了!”
“大丫,我家大鵝下蛋了,回來我讓六子給你家送去,炸醬吃可好吃了。”
柳紅衣突然有些后悔搭這個順風車了。
“大娘嬸子們,這些都是好東西,你們自己留著多好,送我干啥呀。”
“這孩子,我們這不是感激你嗎?”
“就是,若不是你,咱們咋能在家就接到這營生。”
“你還把耕牛,留給全村人用,孩子,你真是菩薩心腸啊。”
柳紅衣心里一震,如果她此刻說,這樣做,是怕村里人眼紅禍害她家,會不會遭人唾罵?
到了縣城,柳紅衣下了馬車,直接就奔著麗珍商行的貨棧奔去,呂魚正好也在。
“咦,紅衣,你怎么來了?”
“我正想尋你呢。”柳紅衣歡喜道,“看來咱們還真有緣呢,有個大生意,不知道,你做不做?”
聽說有生意做,呂魚便又來了精神,兩人來到后院的內室,這才開始洽談起來。
“什么,硯臺?”
呂魚聽柳紅衣要做硯臺生意,不免有些驚訝,“紅衣,你怎么突然想起做硯臺來了?”
“我也是偶然想到的,柳家村后山的石頭很漂亮,石硯賣的又那么貴,我想著如果做得好,總比拿來壘院子強。”
“這個我也不太懂,不過應該不是所有石頭都能做硯臺的。”
柳紅衣從懷里取出一個石硯,“我找人做了一個,若是方便,幫忙找個硯商看看。”
呂魚接過硯臺,左右看了看,“這硯臺造型很漂亮啊,也是村里人刻的?”
“呃,嗯。”
柳紅衣答應得很模糊,不過她心里倒是有了一個人選。
“好吧,我找硯商看看,若是真的可以,柳家村這座山,可就不再是壘墻的石頭,而是銀子了。”
“唉,都是為了多些生計而已。”柳紅衣轉頭發現桌上的一碗白面條,好奇道,“小魚,怎么還沒吃早飯嗎?”
呂魚嘆氣道,“沒胃口啊,如你所說,短短幾天,這精細的白面粉,已經傳到京都了。”
“這不是好事嗎?”柳紅衣不解道,“羅篩制作現在也跟得上,供應應該不成問題呀。”
“篩選倒是跟上了,但貨運,就有點難了。”呂魚嘆息道,“不說了,等我爹回來再商議吧。”
柳紅衣心里突然又有了新盤算,我這隨意進出的空間,豈不是發展物流業最大的優勢?
兩人正在說話,外面傳來吵鬧聲。
“紅衣姑娘可在里面?紅衣姑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