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柳紅衣種植這些辣椒和花生有些好奇,知道這些是涼皮的拌料后,才明白柳紅衣的意圖。
“這些東西不光可以做拌料,也可以單獨食用呢。”
見古代的鄉親們求知若渴,柳紅衣開始科普起來。
“這些東西大概九十到一百天即可成熟,很適合大家在山坡或后院種植。”
“等到秋收,這些東西柳家貨棧全權收購,絕對良心價。”
聞聽這東西還不愁銷路,大家立即紛紛響應起來。
“大丫,我們想種,可我們沒有種子啊!”
“是啊,關鍵也沒種過,這東西好種嗎?”
柳紅衣繼續科普道,“種子我有,是一個好心人送的,我借花獻佛送給大家。不過秋收時這些辣椒和花生,全部供給我。”
“放心吧,好種得很。”
柳紅衣看了教程,除了開頭要用水催芽,其他就是撓個坑,蓋上土,數個一二三四五罷了。
村民聽過還有些猶豫,紛紛議論起來。
“大伙兒不知道吧,大丫做的涼皮,在縣城的醉仙居賣得很火呢。”柳大牛在一旁造勢道,“就是靠的這個辣椒和花……”
“花生。”周玉安補充道。
“對,就是花生。”柳大牛朝周玉安感激地點點頭,“大伙兒看,京都的大官都知道,這東西種林地里,又不占田地,大家猶豫啥?”
“反正我要種,大丫,給你大牛哥留點種子。”
其他人見狀,生怕自己分不到,紛紛開始爭搶起來。
一旁的周玉安眉頭微皺,“感情,我成活招牌了?”
村民嚷嚷著,各家地里都打算種辣椒和花生,柳紅衣急忙安撫道。
“大家有這個熱情,我很開心,不過這辣椒和花生是經濟作物,大家在林地或院落荒地種一些就好。”
“各家的田地,還是種植一些大豆和馬鈴薯好些,可以作為糧食儲備。”
大家聽得一頭霧水,即便是探花周玉安,也一知半解。
“柳姑娘,何為經濟作物,糧食儲備?馬鈴薯又是什么作物?”
柳紅衣本不想搭理周玉安,奈何其他人也是開始追問,她立即展露笑臉,耐心解釋道。
“所謂經濟作物,就是拿來賺錢很可觀,但作為糧食,不耐儲存。”
“而大豆和馬鈴薯,成熟期短,產量高,相對耐儲存,儲備起來做口糧,是上上之選。”
“至于馬鈴薯……”柳紅衣從隨身的布袋里取出兩個黑球球,“就是這個,西南地域叫山藥蛋,東北地區叫土豆。和紅薯很像,既可以做菜,也可以當口糧。”
眾人雖然聽得云里霧里,但不知為何,總覺得柳紅衣說得很有激情,很有感染力。
“那種子……大丫,也免費送嗎?”
“翠花嬸,咱們不能這么貪心呢,不能啥都讓大丫送呀。”
“可,可咱沒見過馬土豆呀。”
“那咱們就出錢買,或者拿糧食換,總之不能讓大丫吃虧。”
柳大牛在一旁不忿道,“大丫對咱們柳家村有恩,咱們可不能得寸進尺。”
里長也覺得有些不合適,“大丫,鄉親們說的有道理,這次不能再白送了,你說個數吧。”
里長還有一個小心思,柳紅衣這名聲已經高過自己了,如今京都大官在這里,他不能再無所作為了。
周玉安在一旁看熱鬧,心說,這柳紅衣為何要收買人心呢。
柳紅衣心頭一沉,心聲怒懟:周大人,難道不知道木秀于林的道理?
“里長大人說的是,我家如今蓋新房借了不少錢,確實也不好再免費送大家了。”
柳紅衣笑著解釋道,“不過大家可以先賒著,秋收豐收了,如數歸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