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那么幾十年上百年,在最好的年華等待一個毫無音訊的希望,很多人做不到。
不止是女子,男人也是一樣。
尤其是當身邊出現了噓寒問暖的異性后,心中的抵觸會一點點減少,最后就算再次見面也是形同陌路。
朱振華再次喝了一口七夕酒,說道,“小師弟,你與老師是怎么認識的?”
“據我所知,老師自從退休后,就再也沒有收過學生,這次他能看上小學弟,可見他下了多大的決心。”
“老師的一些事情,你應該很清楚,這條路并不好走,現在的你只是正科級,距離做成那件事還有遙遠的距離,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周志高笑了笑,回答了這個問題,“無論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為老師做到那件事,至少我不會放棄。”
“如果當初的罪魁禍首已經成為一杯黃土,那我便對他的后人嚴查,一個也不會放過,這就是我對老師的回報。”
“老師這一生太苦了,為人民群眾做了那么多事,最后到頭來卻.......”
后面的話周志高沒有說出來,趙老給了自己學生的身份,周志高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并沒有什么抗拒心理。
想要得到什么,就得付出代價,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也很少有無緣無故的惡。
承了人的恩情,那就得想盡辦法去回報,周志高本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并非什么白眼狼。
哪怕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金錢越來越看重,對親情友情愛情看的越來越淡,但這一切與他沒有關系。
他只想做好自己,別人要成為時代的產物也好,保持初心也罷,都與他沒有關系。
王總知道這樣的話題自己不能插嘴,他索性閉上了嘴巴,其實這個時候他應該離開才對,但他真的舍不得啊,好不容易可以進一次朱振華的家中,要是就這么離開了。
以后是不是還有機會進這里,已經成了未知數。
所以他就這么混著臉熟,對于周志高和朱振華聊的話題,那是一句也沒有插嘴,只是不停點頭表示認可。
這頓飯吃了很長時間,直到晚上十一點多,周志高才從朱振華的家中離開。
本來朱振華極力挽留周志高,希望他能在家中住下,明天再離開。
可周志高拒絕了,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的話,留下也沒有什么問題,可還有王總在這里。
他帶著王總一起過來,已經是有點逾越了規矩,畢竟第一次來就帶著一個商界之人,朱振華肯定是不喜歡的。
朱振華只是沒法拒絕,這才讓王總進了家門,還好王總的表現并沒有讓他反感,從進門打了招呼后,就變成了啞巴與聾子,沒有插嘴哪怕一句。
這樣的人,朱振華是比較喜歡的,要是他不停發表自己的看法,肯定會引起朱振華的不滿。
而他要是不滿了,等待王總的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就算之后王總在自己老伙計們面前炫耀,也會嚴格要求那些老總不得外傳,畢竟惹得朱振華不高興,他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反正他們的企業擺在那里,想搬都搬不走。
而要是他們被朱振華動了之后,朱振華有無數種方法,將他們收割了。
車內,王總小心翼翼的開口,“周書記,你和朱書記聊得有些深入,我一個外人在場,是不是不太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