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瞧這次田家的危機,多艱難啊,都是因為她。”
欣宜公主也想起來了,便嘆道:“這縱容不好,武斷也不好,那將來我們要怎么教導孩子啊?”
燕正道:“只要他平平安安的,為人正直就好了,不要去想那么多?”
畢竟像老太太那樣武斷的人也沒有幾個?
像秦老夫人那樣能干的,更是少得可憐。
第二天一早,王衡早早就換了衣服等待。
燕駙馬給他派了一個副手,叫董孝。第一天就帶著他去興旺街參觀了,通街兩邊都是兩三層的樓面,修得很是氣派。
另外又有一個十字街,場地十分寬廣。若是聚集人流,看著還是很熱鬧的。
只是現在各處商鋪零零散散的,呈現頹廢之勢。
王衡蹙著眉頭道:“怎么感覺這周圍的住戶不多?”
董孝給他解釋道:“正因為如此,朝廷才要在這里建書院啊。”
“您想啊,這學子們都來這里念書了,那這里還會不熱鬧嗎?”
“那些幻想著孩子中舉改變商人命運的家族還少嗎?那可都是有錢的人家啊。”
王衡點了點頭:“如此,到可聚集不少人才。”
董孝道:“可不是嗎?”
“走走,我帶您去前面看看,前面才是新劃出來地,這邊都是之前劃過的了。”
兩個人又往前走,董孝指著那些大片的土地道:“就是這里了。”
“計劃是六百畝,但實際建造下來,可能得有兩千畝。”
王衡驚訝道:“怎么要這么多?”
董孝道:“還有不少大臣都要了私地,順便買的。另外還想建一條書街,轉供讀書人買筆墨紙硯。”
“到那時候,街里街外,不得都是街啊。”
“咱們世子要建的房,也要臨街的呢。”
董孝是燕家的人,稱呼燕正為世子,并不稱駙馬。
王衡內心一驚,總感覺不太對勁,便問道:“給錢嗎?”
董孝連忙道:“給啊,當然給。”
“不給怎么能行呢,那不是搶人家的地嗎?”
“天子腳下,按照朝廷賠付的給,每畝六兩銀子,一分都不能少。”
王衡稍稍放心了,只要不違法就好。
兩個人又看了一會,董孝肚子疼,去上茅房了。
但由于茅房有點遠,要折返之前有商鋪的位置,王衡也跟著走過去。
剛好看見一對夫婦在彈棉花,他便問道:“老板,在這里做生意能賺錢嗎?”
那老板苦笑道:“賺什么錢啊?我們兩口子十年攢了三百兩銀子,全搭在這里了。”
他媳婦不高興道:“當時不少人吹,這里會是第二個隆福寺街,那隆福寺街多熱鬧啊,光是一年的鋪面租金都可以收上萬兩。”
“無數人蜂擁沖到這里來,從那些官老爺的手里盤下鋪子,結果三年了,要有人氣早有了,會等到現在?”
王衡看了看他們那個鋪子,很小,也就夠擺一個彈棉花的機子。
他奇怪道:“這個鋪子當時買了三百兩?”
老板道:“不止,是五百兩,另外兩百兩是我借的。而且還是剛落成的時候就買了,后面那些人買的,還更貴。”
“可氣的是,我們這鋪子現在二百兩都沒有人要。”
王衡默默地算一筆賬。朝廷征地才用了六兩,這鋪子建得這么窄,花不了多少材料,最多也就二十兩。
那成本不到三十兩。
是從哪位官員的手中買的,竟然賣了他們五百兩?
“你們這買貴了吧?是哪位官員賣給你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