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別苑。
田書敏正在收拾從蘇州帶來的古書字畫,她的夫君姚成在一旁幫忙。
突然,房門口傳來叩門的聲音。
夫妻二人轉頭去看,發現是老爹姚博煦來了。
“爹?”姚成喚道。
田書敏也意外道:“您老怎么來了?”
姚博煦道:“我寫信跟你們說的事,關于給王茂議親的,你們意下如何?”
姚成看向妻子田書敏,家里一向都是她說了算的。
田書敏道:“王家和咱們家議親,我沒有任何意見。”
“但是您老要為田家做說客,太夫人未必會同意。”
“田家這邊,我大嫂也失去了丈夫和兩個女兒,二房若是和王家成了親家,就像是在大房的傷口上撒鹽,會遭唾棄的。”
姚博煦道:“你是擔心,田家人活在王家的陰影之下吧。”
“但你想過沒有,這婚事不成,他們就沒有活在王家的陰影之下?當朝太夫人,秦韻。當朝首輔,王茂。都察院御史,王衡。”
“定國公,靖國公,嘉寧縣主,榮寧縣主。”
“就連皇上現在新封的昭勇將軍葉鵬飛,那也是太夫人的義子。”
“王家勢大是鐵一般的事實,田家只要還在朝為官,就不可能避過去。”
“以其做什么都讓人家指指點點,為何不索性化干戈為玉帛?”
“這樣至少可以保田家人的仕途通暢,不再受限于王家。”
“書敏,你一向眼光超前,做人做事快意恩仇。如今怎么同情起田家大房,反而讓自己受限呢?”
田書敏道:“可能是我大嫂謹小慎微,從未做過傷害田家,傷害別人的事。”
“我嫁到姚家這些年,雖然遠在蘇州,逢年過節她都備禮送來,把我當嫡親小姑。”
“所以我擔心,所有田家人都倒戈相向,她會接受不了。”
姚博煦道:“沒有倒戈,所有人都在往正道上走,這是必然的。”
“再說了,你大嫂通情達理,你怎么不去問一問,該死的人已經死了,她是否還要耿耿于懷?”
“如果她早就想將此事化解,從而讓她的兒子能抬頭挺胸地做人,只是沒有人去理解她,在意她,甚至于贊同她的做法呢?”
“她現在在田家人微言輕,唯有你可以與她一敘,聽一聽她真正的想法。”
田書敏豁然開朗道:“爹說的對,是我狹隘了。”
“我會盡快去一趟田家,聽一聽我大嫂的意見。”
姚博煦捋著胡須,高興地道:“如此甚好。”
就在這時,姚玉提著一籃子點心進來,高興道:“祖父,這是太夫人差韓嬤嬤送來的吃食。”
“韓嬤嬤還說,太夫人想問問三叔三嬸到了京城沒有?”
“若是到了,她老人家好設宴接風。”
姚博煦連忙接過食盒,遞給三兒子、兒媳看:“怎么樣?太夫人比你們想的還要豁達開朗吧。”
“她老人家可不迂腐,你們年輕要多學一學。”
姚成和妻子田書敏對視一眼,無奈地勾起嘴角。
老父親他對太夫人,贊賞很高啊。
姚博煦對姚玉道:“你去跟韓嬤嬤說,你三叔三嬸還有堂妹都到京城了,接風宴就不必了,我會帶著他們上門給她老人家問安的。”
姚玉道:“好,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