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今朝趴在他的背上,開始說剛才迎親的熱鬧場面。
回到家后家人才知道喻今朝扭了腳,聽說原因,大家都哭笑不得。
李家此時很熱鬧,李興邦很給面子,親自抄了一本佛經送給過大壽的族老,族老熱情地招呼他坐主桌。
莊巧鳳和李家其他年輕的婦人坐在一起,她端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同桌的婦人都在悄悄打量她。
旁邊的桌上,李興邦的娘也和幾位同輩的婦人坐在一桌,同齡人聚在一起難免要聊天,聊孩子聊不過李興邦的娘,便有人開始聊兒媳。
“我家兒媳出嫁前就是大家公認的溫順聽話,嫁進我家以后,我這日子過得不知道多舒坦,每天醒來有人把洗臉水端到床邊,洗漱完坐下就有早飯吃。”
“你總算是媳婦熬成婆了,我家那小子還要再過幾年才娶妻。”
“興邦娘,你怎么不說話了?哎呀,我忘了你家的兒媳婦……不說了不說了。”
興邦娘被這陰陽怪氣的話撩起了火氣,她就知道這些人嫉妒她生了個好兒子,硬要在其他方面挑刺。
她回頭看了旁邊桌的莊巧鳳一眼,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莊氏,過來。”
聽到熟悉的喊聲,莊巧鳳的身體瞬間繃緊,眼中閃過懼色,又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懼意中又多了些惱怒。
興邦娘又喊了一聲:“莊氏,你耳朵聾了嗎,聽不到我叫你?”
莊巧鳳僵硬著身體站起來,走到興邦娘身邊,低聲下氣喊了一聲:“娘,您有什么吩咐?”
興邦娘眼神得意,卻故意繃著臉:“一會兒開席,你就站在我旁邊伺候我用膳。”
莊巧鳳滿臉錯愕,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個老虔婆在家里折磨自己,到了外面居然一點面子都不給她留。
同桌的人勸道:“興邦娘,沒必要,大好的日子讓你兒媳婦也坐下來一起吃吧。”
興邦娘不肯罷休:“兒媳婦伺候公婆用膳是規矩,我們家興邦有功名在身,我家不比別家那么隨意,一切規矩都要做足。”
頓時沒人說話。
飯菜端上來,所有人都落座,除了莊巧鳳。
莊巧鳳羞得滿臉通紅,還要強忍著給婆母布菜,她覺得自己這個秀才娘子當的,比下人還不堪。
等興邦娘吃飽,莊巧鳳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看著一桌子的殘羹剩飯,她即便餓得肚子難受,也拉不下臉動筷。
旁邊一位小娘子遞來一個肉松餅:“新鮮出爐的肉松餅,你嘗一嘗?”
莊巧鳳見肉松餅用帕子包著,看起來干凈才接過,低聲說了一聲謝,然后小口小口吃了起來。
吃完肉松餅,茶水都還沒喝一口,那邊興邦娘又叫了起來,她要莊巧鳳給她捶背。
莊巧鳳陰沉著臉起身走過去。
同桌的小娘子看她的神色里有嘲諷,有幸災樂禍,有可憐。
“她出嫁前在村里風光無兩,我都覺得她是天上下凡的仙女,沒想到出嫁以后日子過得比我們還不如。”
“女子選夫婿就是第二次投胎,她沒選對,以為當了秀才娘子是享福去了,誰知落得這樣的下場。”
“她若是當初沒有拋棄謝十七郎,如今也是秀才娘子,謝十七郎比十二弟體貼,家人也更和善一些,不知道她有沒有后悔。”
“哼,這是她自己沒福氣,要我說,老天爺是有眼的,她出嫁前過得太舒坦,出嫁后自然多災多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