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滄淵抽空帶著全家人一起去云臺縣看房子,最終選擇了修竹巷的一間三進宅院。
修竹巷的名字聽起來就十分有書卷味,住在這里的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讀書人。
距離縣學很近,走路一刻鐘就到,用現代的說法,這里是整個云臺縣最好的學區房。
環境美麗,價格自然更美麗。
足足花了喻今朝一千五百兩。
好在她富裕,不然買不起。
修竹巷的宅院在三進院子里不算大,卻也有二十多個房間,院子里還有水井、地窖和馬廄等等,配套齊全。
并且宅院很新,只要打掃干凈就能拎包入住。
謝滄淵第一個住進去,如今已是五月下旬,他要收拾收拾去縣學了。
出發這一天,謝平又背著小包袱跑過來。
“十七哥,我爹娘讓我跟著你去云臺縣,給你當書童。”
謝滄淵搖頭:“這怎么好意思,再說,我不需要書童照顧。”
謝敬山說:“怎么會不需要,今后你的同窗不同以往,都是秀才公,他們身邊都有書童,你身邊不能沒有。”
其實謝滄淵需要書童,他早已與喻今朝商量好,等到了云臺縣以后,去牙行買一個書童。
謝平哀求道:“十七哥,你就讓我跟著你長長見識吧。”
謝滄淵思考片刻,答應了下來。
他鐵了心要進官場,若不想獨木難支,必定需要扶持族人發展,哪怕族人沒法入官場,也要在其他行業與他互相扶持。
謝平開開心心坐在車夫的位置,載著謝滄淵離家。
喻今朝的腳康復了許多,估摸著再過幾天就能拋棄拐杖。
她開始寫開鋪子的策劃書。
開一家鋪子并不簡單,喻今朝在圖書館里把策劃書寫好,便找了謝敬云商量。
“姑姑,我想找杜老板合伙。”
這是喻今朝想了幾天做出的決定。
她手中有足夠的資金獨自開一家店,可是她在云臺縣沒有后臺。
這里可不是現代,有完整的商業法律,大虞朝是一個階級鮮明的時代,商人地位低。
鉤針織品有多賺錢,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來,之所以那么久沒有出問題,全靠了杜老板這個地頭蛇。
杜老板在云臺縣深耕多年,開了全云臺縣最大的雜貨鋪,背后的靠山能量必然不會少。
喻今朝和杜老板做了這么久生意,深知杜老板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典型人物,與杜老板合作,不用擔心背后被他陰。
更重要的是,若是謝滄淵將來更進一步,他們一家勢必要離開云臺縣,到時候一個靠譜的合伙人便顯得更加難得。
謝敬云聽后連連點頭:“這樣很好,我畢竟是女子,總是容易被世人看輕欺負,我自己不怕,就擔心連累家人。”
兩人說定,由謝敬云去云臺縣與杜老板商談,喻今朝想了想,決定不跟著一起去。
姑姑需要在商場上獨當一面,必須跨出第一步,而杜老板作為合作了半年多的老朋友,很適合給姑姑練手。
在喻今朝的設想里,自己占六成股份,出所有資金,控制鋪子的經營方向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