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臺縣搬到凌州府,不同于從長橋村搬到云臺縣,距離遠了,來回不方便,很多事情要做好安排。
翌日,陶輝聽說謝滄淵從長橋村回來,立即跑了過來,一溜煙鉆進謝滄淵的書房。
喻今朝端著果盤進來:“陶大哥,你今日不用上學嗎?”
陶輝一臉驚喜:“弟妹,原來你已經從凌州府回來了嗎?”
“昨日才回來的。”喻今朝嘆了一聲:“沒想到我離開一段時間,居然發生了這么多事。”
她朝陶輝福身:“陶大哥,多虧了有你,相公才不至于孤立無援。”
陶輝撓頭,不好意思地笑著:“那哪有幫上什么忙,都是闊之兄自己解決的。”
謝滄淵道:“你又如何沒幫上忙,光耀兄切莫謙虛。”
陶輝嘿嘿笑了幾聲:“總之我現在托你的福,別人都知道我的兄弟是內閣大學士的徒弟,對我也尊敬了幾分。”
喻今朝又想起自己一開始的問題。
陶輝道:“我已經從縣學退學,今后不會再去了。”
不僅喻今朝,連謝滄淵都有些震驚。
“光耀兄,你已經決定了?”
陶輝鄭重點頭:“我說過,我不打算繼續往上考了,開始寫話本后,我才發現真正的快樂,我不想再浪費時間,我想像枕書居士那樣,寫出讓人喜歡的話本。”
喻今朝真心替陶輝感到高興,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并且能發展成事業。
“陶大哥,你一定能成功的。”
陶輝笑著朝喻今朝拱手:“承弟妹貴言。”
謝滄淵卻問:“光耀兄,你家里人同意了嗎?”
陶輝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內子是知道的,她很支持我,至于我的家人,他們還未知情,不過我已經想好了退路。”
陶輝有一族兄是舉人,原本在外求學多年,上一次的秋闈落第,他自覺自己差距頗大,打算沉淀幾年再做打算。
族兄原在江南地區進學,多年過去,口袋中的銀子已經支撐不了他繼續進學,于是他決定回到云臺縣,自己辦一所私塾。
一邊進學,一邊賺錢。
陶輝道:“族兄已經同意讓我去他的私塾當助教,想必我爹娘知道以后,也會同意的。”
當上私塾的助教后,陶輝就能一邊賺錢,一邊寫話本,如此想來,確實是一件好事。
陶輝自己也很欣喜。
謝滄淵目光一閃,狀似無意問道:“光耀兄,你族兄的私塾已經開起來了?”
陶輝下意識回答:“還未,前幾日才定下了地方,是春杏巷的一套二進宅子,等宅子修整以后才招學生。”
喻今朝看了謝滄淵一眼,幾乎瞬間就明白了他的目的。
果然,謝滄淵又問:“你族兄收學生可有什么要求?”
陶輝想了想:“要求不多,只要品行端正,喜歡讀書,聽話乖巧,不必非得是童生,白丁也成。”
謝滄淵沉思片刻,然后問道:“光耀兄,你看我謝家的孩子,能去你族兄的私塾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