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橋村村口,幾個小孩趴在橋邊,無聊地朝河里扔石子。
這幾個孩子,幾乎全是謝族長和族老們家里的小輩,還有一人,是里正家的小曾孫。
他們奉家里大人之命守在這里,只要一見到謝滄淵的馬車,要立即跑回家去叫人。
昨天謝康從云臺縣帶回來消息,說謝滄淵一家人已經到了云臺縣,今日就回村,幾個小孩在這里等了半天。
眼看太陽就要下山,終于聽到大路上傳來動靜。
幾個小孩飛奔回家。
謝家馬車停在家門口時,家門口已經圍了一群人。
謝滄淵下車,一一朝村里長輩鞠躬致謝。
好幾個老人見到這一幕,幾乎站不穩,被兒子孫子攙扶,止不住掉眼淚。
謝族長拍著寫謝滄淵的肩膀:“好孩子,真有出息,我這副老骨頭有生之年能夠見到族里出一個舉人老爺,已經不虛此生,哪怕讓我現在就下去,我也有臉見祖宗。”
另外幾個族老,以及里正,連連點頭,都對這番話很認同。
謝滄淵只能好生勸著,終于把人勸回家。
第二日就要擺宴席請客,除了宴請長橋村人,還有張兆一家,常夫子和常老夫人,從云臺縣趕來的陶輝一家。
另外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鄉紳地主,謝滄淵都好好招待。
他們帶來的禮物,都讓張忠義記下,等之后回一份價值相差無幾的禮。
如此熱鬧了好幾天,村民們的熱情終于漸漸淡去。
謝氏族人的情緒依然高漲,因謝滄淵中了舉人,全族跟著受益。
舉人能夠免除賦稅兩百畝,謝滄淵給自家買了幾十畝地,湊夠五十畝,剩下多出來的,全都給族人平分。
再有便是能夠免十幾戶人的徭役,一下子將整個家族的徭役都免了,還多出來幾個名額,交給了里正安排。
村里其他族的村民看得眼熱。
每年的徭役是壓在每個人心里沉重的大石頭,服了徭役回來的人,都要脫層皮,更別說還有曾經的謝平,差點連命都沒了。
謝氏族人這幾天,白天笑容滿面,晚上睡覺了都能笑醒。
謝族長和幾位族老一合計,謝滄淵給族里帶來了這么多好處,他們必須有所表示,一頓宴席是少不了的。
這兩年賺了大錢,幾個老頭子湊在一起商量,干脆大手一揮,請全村人大吃一頓。
慶祝是其次,重要的是炫耀。
長橋村又是好好熱鬧了一番,熱鬧過后,謝家也開始忙碌起來,替謝滄淵準備行李。
謝滄淵決定盡早啟程上京,到京城安頓下來,準備明年二月的春闈。
喻今朝尤其忙碌,她說服了家人,要跟著謝滄淵一起上京,這會兒除了要準備自己的行李,還要準備給賀卓和孟婉姝的禮。
每天一個頭兩個大,忙得不亦樂乎。
而謝滄淵,則是被趕到了河里。
沒錯,是河里。
為了緩解謝奶奶對坐船的恐懼,喻今朝靈光一閃,讓謝滄淵去學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