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決定了,還有什么可開口的呢。
“我馬上去做。”
......
關于《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公司內部正式立項之后,身為公司高層元老之一的皮埃爾-安-勒-博甘也知曉了這件事。
那場會議他也在場,知道一些情況,只不過后來在萊曼等人離開后,眼看沒什么事,大部分的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只留下了制片部主管善后,卻沒想到,電影項目又立項了。
沒搞懂的他,來到好友呂克-貝松的辦公室了解一下情況。
他敲敲門,走了進去,“伙計,你是怎么想的呢?”
呂克-貝松正在處理公司事務,聞言,放下了手中的筆,“公司的發展順暢嗎?”
“我們的電影業務已經是全法國市場份額的第二了,只有老牌的百代影業略壓我們一頭。”
說起這件事,皮埃爾還有點自豪,他們成立的公司僅僅發展兩年就有如此的成績,可離不開他的功勞。
“只是略壓嗎?”呂克-貝松嘆了口氣,“他們每年光靠代理發行好萊塢的電影就比我們強了,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
“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方面的業務,我最近已經跟二十世紀福克斯取得了聯系,很有可能接受他們公司在法國的電影發行工作。”皮埃爾由衷的說道。他也覺得代理好萊塢影片比自己辛辛苦苦冒著風險制作電影,收益部分來的不要太輕松。
“但這些又對我們在本土電影市場的份額會有多少幫助呢?同百代競爭,便宜的只會是那些美國電影公司。”呂克-貝松嘆息道:“論實力、論電影質量、論渠道,我們在國際上的表現力都比不上那些好萊塢的大型制片廠,甚至連二流都不如。還記得當初我們成立這家公司的愿望是什么嗎?”
“聯合歐洲的電影力量抗衡好萊塢。”皮埃爾弱弱的說道。
“但我們連法國都沒辦法聯合起來,看看每年的票房排行榜,我們實在差太多了。”
“所以你想要扶持萊曼?”皮埃爾猜測道。
“他第一部電影就盈利成本10倍以上的利潤,有幾個新人導演能做到,至少我是不如的,而且以他的拍攝理念來看,下一部電影的制作類型雖然冒險,但我覺得值得投資。”
人才這東西,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他沒說,但他相信自己的好友會知道。當初,倆人一路走來,不也是經歷過失敗嗎?更何況,電影都沒出來呢,說這些,好像有點早,就算要宣判死刑,也得要證據齊全吧。
光說什么市場前景不明朗,總覺得很不負責任。
他是導演,他知道,電影在每個人手上,綻放出來的光彩都不一樣,那為什么不能給萊曼試試呢?他很看好這位年輕人,而且就算真的如預測的那樣賠了,也不會對歐羅巴影業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影響。
他們是大公司,他們不會怕。
“你決定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