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了當的話語以另一個角度做出了回擊。
萊曼聽到哈維真有事找自己,不免在心里思索:會是什么呢?
好在,哈維接下來的話給了萊曼解答心里疑惑的答案。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北美發行權還在歐羅巴影業的手上嗎?”
每一年,米拉麥克斯都會在帕克城尋求項目的合作或者交易,而且哈維出手果斷、嗅覺靈敏,決定往往會在電光火石之間就做好,然后搶在其他發行商發覺之前就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也是米拉麥克斯現在能在獨立電影圈稱霸的重要因素之一:廣散網,經挑選,慢布局。
韋恩斯坦兄弟能從年初的圣丹斯就開始,全年不斷的在各大電影節尋獲電影,等到年末再從中挑選出種子選手,集中資源進行大獎公關,領跑國際A類頒獎季,甚至是成為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這其中的功勞,哈維絕對是最多的,他的眼光總是很毒辣,不然也不會從《落水狗》不為人知之時就下注投資影片,后來昆汀能獲得那么多的獎項,也都是他在一手運作。
一位后現代主義的優秀導演,就這樣誕生了。
萊曼挑了挑眉,饒有興趣的看著哈維。
他剛才沒聽錯吧,米拉麥克斯想要他電影的北美發行權。
哇偶,好有成就感哦,好激動,好開心啊。
能在坑了一次之后,還在萊曼話語里不斷的戲謔中,依舊提出合作的要求。
只能說不愧是哈維,絲毫不顧隔閡,一切以利益為主,即使自打耳光,頂著嘲諷,也行事果決,無一不彰顯出了梟雄的氣息。
米拉麥克斯能走到今天,還真不是靠運氣和單純的眼光啊。
不過,這又能怎么樣呢?
萊曼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他了。話語權在他手上,現在是他說了算。
“不好意思,我在歐羅巴影業說不上話,我只是一個小導演,操心不了這樣的大事。”
這樣拒絕的理由夠充分嗎?哈維-韋恩斯坦......先生!
其實到目前為止,《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北美發行權還真沒放出去,這邊的市場,歐羅巴影業因為是個外來戶,還真插不上手,不過,一直合作過的派拉蒙影業已經有了點意向。
但是,為了以后考慮,喬治此行還帶著能不能尋找到更有益的發行條款而來。
合作嗎?沒有競爭壓力怎么能行。歐羅巴影業就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