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離開后,萊曼又叫來瑞恩、托馬斯,三人一頭鉆進了剪輯室。
在兩位左膀右臂的協助下,開始把龐大的膠片素材慢慢拉一遍,把拍攝時記好的順序,按照事先分割好的那樣,先拼湊到一塊。
花了兩天時間后,《百萬美元寶貝》的初剪也就算完成了,一邊繼續細剪的同時,一邊叫來摩根-弗里曼準備錄制電影旁白。說來,這也是電影的一大特色,靠著旁白來推動劇情,解釋人物當時的情緒。
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在目睹完整個故事之后的一個梳理。
這樣的旁白臺詞不算多,都是故事的轉折點,摩根-弗里曼的臺詞水平又極高,嗓音醇厚、沙啞中還帶點磁性,是最為理想化的聲音錄入。
大約花了兩天時間也就搞定,當然,辛苦人家來一趟,也不能沒有什么表示。
劇組預算反正還有一些,也就開出了一份薪酬,不多,5萬美金。
但顯然,摩根-弗里曼是極為滿意的。
身為一個黑人演員,他的前半生基本沒遇到什么機會,反倒是一直再演一些粗魯的角色,也就是丑角,這也是當時好萊塢整個大方向上對黑人的一種歧視。
后來,社會環境有了一些變化,黑人的話語權逐漸上升。
受此影響,好萊塢是轉變最快的。
他不再缺少機會,甚至因為太忙,檔期經常都不夠,需要協調安排。
這么些年的日子里,他也沒有因為社會風氣的一種變化,而變得莫名驕傲,甚至腦癱。
圈內很多黑人演員都開始變得腦癱,動不動就罷工,就種族歧視警告,這在他看來,有些無法理喻。
但他只做好他自己就行了。
他并不是個喜歡出風頭的人,在他的演員生涯里,也大多甘做綠葉。
他對萊曼其實是很看好的。
有禮貌,尊重他,并不以膚色視人。
而且大方,電影能出成績,他也樂意跟這樣一位導演合作。
這兩天的空閑時間,是他擠出來的。
他在《百萬美元寶貝》的戲份不多,雖然角色貫穿始終,但如果把他的戲份單獨拿出來,估摸著一星期就能搞定。所以,他也是離組最早的主要演員。
又過了三天后,復剪也完成了,接著就是后期配音以及片頭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