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曼一聽,疑惑道:“還能怎么運作?公關、花錢,收買評委,哪一家劇組不是這樣做的。”
“不是這個,我是想問推入影院放映的事。”
“也簡單。不能大肆宣發,就挑幾家地址好一點的影院放映,控制銀幕數量,把電影的口碑給攢起來,然后等到明年二月各種拉選票的時候,再集中資源公關。”
瑞恩在這方面的經驗不多,連忙問道:“少量影院積攢口碑我懂,免得受眾太多,影評人對電影的觀感下降,但不大肆宣發的話,會不會影響到影院的上座率,票房成績太難看?”
萊曼哈哈一笑:“你覺得那些評委會被票房多少影響嗎?他們看的是作品,又不是人氣。”
如果真這樣,那奧斯卡也不需要評委的存在了,直接把獎項頒發給成績最好的幾部口碑佳作不就行了。
“那這評選有什么意義呢?”瑞恩一邊說著,一邊搖頭,皺著眉頭:“我就在想,這個獎的收益也不大啊。為什么這么多人都要去爭?”
“得了吧。一個奧斯卡的評選下來,公關的費用養活了多少人?得獎之后,又有多少業內人士受益?而且,有時候不需要直接的金錢獎勵嗎,名聲這東西,多少人拿錢都求不來?你不是演員和導演,哪知道他們的心思。這奧斯卡又跟你沒關系。”
瑞恩愕然無語。
第二天又在匆忙的前期籌備中很快過去。
到了28日,萊曼打扮整齊,吃過早飯,便開車去往華納影業大樓。
此時正是早高峰,路上車輛多得離譜,幾條干線都在那堵著。
萊曼帶著跟班本杰明-約瑟夫開開停停,花費了不少時間,才趕著九點之前到達。
關于如何公關奧斯卡的事,除了身為猶太族群的一員,占了人和的哈維-韋恩斯坦是此中高手,六大之間也都不差。
反正他們每一年都會推幾部進去參與角逐。
會客室內,幾位發行部的高管已經到了,巴里-梅耶也抽出時間參與討論。
萊曼進來后,先向眾人客套一番。
花費一點功夫,才進入正事。
大家圍繞討論的除了更好的公關拉攏選票,也在討論主要競爭的獎項在哪方面。
有時候明知不敵,把重心放在最佳改編劇本、男女配角等檔次稍顯落后一等的大獎也是好的。
不過嘛,出于戛納電影節的勝利,一行人對《百萬美元寶貝》的質量還是很有信心的。
“全力競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也可以使使力,伊斯特伍德老爺子在那些同時代的評委面前頗有好感度。”
“要我說,還是全力公關最佳影片,拿到最高含金量的獎項,宣發工作會非常方便,收益也能最大化。”
“不,先多拿提名,再集中公關所有能參與的獎項……”
……
“你的意思呢?萊曼。”巴里-梅耶問道。
“幾位的想法都不錯,但獲獎越多越證明影片的優秀嘛。演員方面也應該聽取他們自己的意思。”
好吧,后一句才是萊曼真正想表達的。
他現在不太需要奧斯卡來鍍金,但幾位演員,除了伊斯特伍德早就拿過兩個影帝需求不大,摩根-弗里曼以及希拉里-斯萬克都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