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時間,主創團隊紛紛過來打招呼。
但萊曼已經準備離開了。
......
“演完這部,公司那邊會好好幫你推廣的。”
見人沒多大反應,又勸慰道:“你看國際章多有地位,你不想多接到好戲嗎?只要你紅了,劇本選擇的空間就多了。”
比起《夜魔俠》劇組的和諧,《咆哮中隊》就差了許多。
當然,也說不上多么有矛盾,只是彭yu晏一個人的郁悶。
拍攝沒什么人搭理他,化妝緊著戲份更少的人都要讓他等著,更別提若有若無的歧視和其他方面的區別對待了。
這事,偏偏制片和導演還管不了。
自發的行為,怎么去管?
還是管好拍攝就算了,排擠不排擠的只要戲能拍出來,一律不理,除非影響到工作了,才會說幾句。
好萊塢,真不是那么好混的,就算是黑人,又經過了多少年的融入、反抗,才得到了那么一點地位,不用經常被刻板對待演些什么小混混、吸du仔之類的銀幕角色了。
舉個例子,龍叔拍《上海正午》那會,已經在好萊塢小有名氣,算是闖出了頭,結果主演之一的歐文去一個脫口秀節目擔任嘉賓時,還大開玩笑說他打得像個猴子。
要知道,那部作品的核心可是借了龍叔的光以及那些動作設計才票房盈利的,就這,也換不來多少稱贊。
當然,美國有一大批演員腦子不正常,沒讀什么書,嘴還沒個把門的。
《咆哮中隊》有這些人員牽制,拍攝速度根本快不起來,塞繆爾-杰克遜自己也經歷過這些,但他也沒什么好辦法,只得偶爾看管著,做得別過火。
再說了,劇組頭等目標,都是想著劇集拍出來能讓觀眾滿意,收視率高些,也不會真有腦殘連大事都不顧,專門天天玩針對。
所以,彭yu晏煩悶歸煩悶,但內心也希望劇火了,他回國后能舒服些。
大環境如此,只能忍著,除非哪天他能更有價值。
本以為就這樣了,直到萊曼探班,烈姐委婉的表示想要個單獨的房車。
她的想法是拍攝之余多給彭yu晏一些私密空間,也就不用看某些鳥人的陰陽臉。
她適當提出,但萊曼卻從中明白了些什么,仔細詢問過后有些生氣。
導演戴納-維特覺得萊曼這氣發得沒什么必要,私事又不是公事,管那么多干嘛——每天籌備拍攝就很麻煩了,還去調節各人關系,累不累啊,又不討好。
當然,戴納的想法有些憊懶卻也是一些沒有歧視心態的美國人最常見的做法,但萊曼在這劇立項拍攝之前就吩咐過,不能出現歧視性的矛盾。
其他地方他管不著,但這是他投資的戲,就得按他的規矩來。
萊曼批評了監督過《行尸走肉》第三季拍攝的公司制片泰穆爾-博登后,吩咐他把那幾個出格的全開了,工會如果來找,直接告訴負責人種族歧視。
此時的美國風氣還沒上升到后來的妖魔狀,但因為黑人政治地位開始上漲,積極游行、維權的緣故,好萊塢對于歧視問題已經比較重視了,一旦發現,演員工會內部對他們的評級都會下降,雖說他們覺得歧視黃種人不算歧視,就像歧視非洲黑人跟美國黑人是兩種不同的涵義。
但資方都發話了,只得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