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春季檔畢竟觀眾基數少些,市場容量勉強也就能容納一兩部大片,而且優先原創項目更好,在符合發行條件的情況下,只需要注意還有沒有其他大廠打同樣的注意,大家相互之間留出放映市場,一般來說,這都是方便各自的事,激烈如暑期,好歹也有一周多的放映空間,都是賺錢,何必拼得太過,兩敗俱傷。
他把劇名寫在封面,粗略打磨了一番劇情主線,然后還在旁邊寫上自己對創作的一些意見,隨即便發了一封郵件給約瑟夫,內容是讓他明天找個制作部的人過來拿劇本,這才安穩睡下。
次日,劇組開始準備轉場去紐約。
沒有拍攝任務,萊曼一覺睡到中午,起來后才聽瑞恩說:公司的一個制片副經理已經等了他一上午。
房間里。
一位在螢火蟲制作部干了兩年多,先后擔任過兩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的副制片克勞爾安靜的坐在一旁,他算是公司有意提撥的人,在進入螢火蟲前,也有6年的劇組經驗,約瑟夫瞧他履歷不錯,管理劇組時也沒出什么岔子,才把這項任務交給他。
萊曼也懂培養制片人才的重要性,而且他下午要提前劇組的大部隊一步去往紐約,所以也很干脆的把《超體》的立項工作交給了他。
按公司的規定,一個從頭到尾參與籌建工作的制片,基本就是該項目的第一制片,整個制片團隊由他搭建,也算是摸到了加西亞、布萊克等人在制作部門的地位,終于不是二把手了。
對此,克勞爾也是連連保證立項工作不會出丁點問題,顯而易見的激情十足。
“填充好細節,把劇本登記了,你就先找人勘探外景,記住,這片的拍攝地會涉及港島。”
“所以......”克勞爾很快理解了老板的意圖,畢竟《環太平洋》的項目拍攝,公司內部也有耳聞,“這里面的幫派人員和運貨的情節都在那邊拍的話,老板是想跟內地的影視公司合作嗎?”
“沒錯。”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這個項目的市場重點依舊包括亞洲地區,照顧那里的觀眾情緒會增強地域性認可,接受度更廣,當然了,這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歐美市場,與《環太平洋》不同的是,這片的觀影門檻更低,更有流通的文化基礎。觀眾都是有幻想的,披著科幻的皮,里面涉及的一些想象力設定總不是某個地區的限制。”
克勞爾懂了:無非是增加亞洲元素,當作宣傳活動作秀的素材。
邊邊角角的配角和一部分實地取景,這種模式還是很吃香的,君不見《哈利-波特》都可以無恥的用亞裔強行捆綁宣發,《超體》這么做,已經很照顧亞洲地區了。
“那......還是聯合攝制的模式嗎?”
“不用,如果只吸入一小部分華語資金,爭取宣發的便利倒也還行,其他就算了,不值得。到時候再說吧,你先忙籌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