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好萊塢的同行們都要瘋了,只可惜《復聯》的瘋狂并未就此結束。
它就是用事實告訴大家:大人,時代變了。
無論前世還是今世,有著廣泛粉絲基礎作為后盾的《復聯》,都該閃耀。
用凱文的話來說,無論什么作品,粉絲總是有偏向,從鐵人依舊是他們賣得最好的作品就能看出,在角色包容性方面,美隊和雷神都要差些,那么他們能做到靠一個大事件使得三巨頭同時出鏡,其人氣的疊加效應如何不可怕?
而且,《復聯》也不比《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原創項目只能用堅挺的放映曲線實現霸榜,它還是秉持了流量作品一貫的“大開大合”,只不過,它的熱度更高——
預售次日,在午夜票被搶光的情況下,三家的團隊同時收到票務網站對公映首日的運營數據:正式開啟線上訂票的后24小時,《復聯》再度增加了90多萬的購票用戶,預售票房累計突破3000萬。
毫不夸張的說,哪怕漫威的核心受眾年齡夠年輕、夠互聯網化,這個數據在現在這個年代也實在夸張,尤其是對比一眾預售不過百萬的作品來說,大家好像玩的不是同一個游戲。
預售第三日,累計3700萬。
第6日,突破5000萬,預售的熱情漸漸消退下去......
......
萊曼坐在會議室里,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此刻的討論。
外面,有關的輿論引導一直沒停,主創們到處奔波亮相。
當然,到了現在,無論是索尼還是環球或者院線都不懷疑《復聯》的潛力了,在失敗的概率迅速拉低的事實下,眾人只有熱情。
“按照我們事先的準備,零點場一結束,就要拼命的引導輿論,為后續劇情預熱,只要能維系住這股新鮮感,我相信市場不會讓我們失望。”
場上,凱文投放著PPT,興致勃勃的講解,對他來說,這何嘗不是巨大的鼓舞。
索尼和環球的人點點頭,回想著所有出品的漫威電影,影迷都喜歡從各個角度猜測后續的劇情走向和解讀彩蛋,這無疑已經成了它們的招牌話題。
“放心,相關的文案你們不是已經寫好了嗎,到時候,我們一起投放就是了,對整個環境氛圍的維護,我們都會出力。”
“那么,最后就只剩下明晚的首映禮核實一下流程了......”
......
首映禮的關鍵事宜無非是嘉賓的邀請和線下的安保問題。
一來,地點的選擇是萊曼一直偏愛的中國大劇院,紅毯和場地的布置;
二來,星光越璀璨,場面越熱鬧,需要多多邀請大牌;
三來,問卷調查的安排,能幫助眾人更好的預估放映形勢,和初步描繪影片畫像;
第四,就是跟各品牌的聯動以及衍生品的投放。
這四點只要執行到位,管住宣傳熱度,那么剩下的就是看觀眾市場怎么給予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