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多云。
筒井鍵一郎夾著個小公文包跟隨著報社其他兩位出勤人員匆匆趕到了東寶映畫的總部大廈。
隔間臨時布置的招待會場,接到邀請的媒體同行不少。
此刻,會議還沒開始,各家做著準備,唯有現場的幾位工作人員引導秩序。
“打聽出來了嗎?東寶要發布什么消息?”
“前幾天他們不是在機場接待了一行好萊塢的電影人嗎。陀螺、萊曼-拉斯特......”
“哦,想起來了。《環太平洋》?”
“那有點意思,這招待會來得有價值。”
人一多,又都是吃一碗飯的,難免互相交流些意見。
正交頭接耳著,鬧鬧哄哄,新聞官上臺,說了幾句場面話,會場頓時安靜許多。
10點整,萊曼、陀螺跟著東寶的人出場。
只見他在臺上坐定,一排話筒,身后還搭個翻譯。
當然,主角不是他,他只負責點頭。
就像萬D都想要闖闖好萊塢,東寶有此利好消息肯定愿意放出去。
額外提一嘴,東寶向外輸出的電影在美國市場大部分由華納代理了,而非哥倫比亞這家日資廠牌,事實上,日方影市的豪強們,還真不太跟索尼親近,甚至說源于一脈的相性,他們競爭起來才更殘酷,畢竟像華納等廠商可不會把日本市場當作主要根據地,也就一些引進片才跟他們直接競爭,且大部分引進片的代理還是他們本地的廠牌做的。
這屬于什么?利益問題。
回到記者會,東寶的宣傳官回顧完《環太平洋》在國際上取得的4.8億票房,吹噓了此片的種種成就離不開東寶的參與,才開始轉到系列續作的事情上。
“...最近消息很多,每天都能接到記者朋友們的采訪邀請,索性我們安排發布會,好好聊聊《環太平洋》同源的電影《哥斯拉》。”
片名一出,透露的內容已經夠多了,底下的記者媒體群情涌動,都感覺有爆點。
這也正常,哥斯拉,本就是日本特攝領域的標志性怪獸。
“請問該作的預算多少?”
“會邀請我們本地的優秀演員參與嗎?”
“貴方有信心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表現出正面的日方元素?”
“還是陀螺執導嗎?”
“好了好了,我先說說。”宣傳官雙手下壓,不急不緩道:“目前劇本已經確定,計劃9月或者10月公映,陀螺等原班制作團隊負責拍攝,螢火蟲、東寶、華藝、博納,集結了三地的優秀人員傾力打造,演員方面,我們也肯定會找我們自己的演員承擔一定的戲份......”
話音剛落,臺下齊齊舉手。
“會是主角嗎?”
“貴方有青睞的對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