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那就好。”
“放心,市場都是青睞我們的,那些不好的評價當作沒看見就好了。”
**********
午夜場的上座率很不錯,但沒人認為如此就該停下腳步。
就當院線那邊還在期盼著首周數據時,《颶風營救》各方面的宣傳推廣仍然在繼續。
一連串的推廣投放資源覆蓋到約翰遜-斯嘉麗身上后,有關她的內容充斥各個媒介平臺。
當然了,斯嘉麗本身的路人緣一直不差,性感女郎的名號可是她在《迷失東京》之時就大熱過。這么些年的積累下來,觀眾對她的印象肯定在加深。
所以,藍蝶影業其實要做的,只是讓更多的觀眾知道斯嘉麗演了一部電影,且正在影院放映的火熱罷了。
看過電影的部分影迷也非常買斯嘉麗的帳,IMDB《超體》的版權評論區中,有不少稱贊她的評論。
“約翰遜-斯嘉麗是動作片演員中演技最好的。”
“好想近距離見見她。”
“斯嘉麗絕對是新一代女演員里杰出的代表。”
“......”
相比之下,呂克-貝松就被罵慘了,還沒有地方反駁——演員當然沒有改變劇情的能力,所以《超體》拍得這么俗套,豈不是導演的鍋?
更別提呂克-貝松還是一位法國電影,美國影評人就更不買帳了,連客氣都不想客氣。
當然,呂克-貝松也挺無所謂,他只要監制商業片就被罵,在這方面,全世界的導演哪個沒被影評人吐槽過,這點負面聲音根本不算啥。
而當影片的首日票房出爐后,他的努力更是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超體》北美上映首日,包括午夜場在內,在3400家影院當中,拿下了2028萬美金。
按這樣的趨勢下去,在3月的檔期,開出近5000萬的票房成績,基本也是統治級別了。
看著新鮮出爐的市場表現,以及預測機構們紛紛認為影片質量不會不達觀眾預期引發票房崩盤的看好。
歐羅巴影業的辦公室里,呂克-貝松被罵之后或多或少壓在胸中的一口悶氣總算排解,他朝老友笑道:“4000萬的投資,按這個表現,差不多3周就能收回制作成本。”
“希望全球票房能像螢火蟲說得那樣過4億吧,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這邊的宣發要引導好。”老友鼓著勁。
嗯,《超體》在法國地區的發行權由歐羅巴負責,他們當然希望電影全球大賣的同時,本土地區的收益能高一些。
呂克-貝松那隨口估測,卻是讓老友細致分析著己方能從中獲取的利益,“我們這邊的首日開畫才436萬美金,市場廣度跟北美那邊差太多了,3月根本沒多少觀眾看電影,估計首周也就千萬級別,最終落畫可能也就3、4千萬。大概......純票房抽成不到500萬美金,再扣除我們發行部門的一些人力支出的話,凈利潤只低不高。”
呂克-貝松聽了,倒是心態很好:“也有500多萬嗎,線下也有這個數的話,就能分到1000萬了,我們策劃運作的很多項目都賺不到1000萬。”
“哈哈,倒是我有些眼紅了。唉,項目畢竟是螢火蟲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