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畢竟是雷神開篇,很多東西都是跟背景、人設的建立交織著講,戲劇空間難免不夠,看得時候對觀眾的情緒帶動能力很難有持續性,偶爾的戰斗鏡頭和宇宙風景雖然亮眼,但也基本是那一下,更別提那時候的漫威影響力也沒現在高,對市場形成不了更大的擴散趨勢,而且,那時候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在好萊塢也不夠有名,話題宣傳大部分圍繞娜塔莎-波特曼,沒有形成更高效的角色反饋,到了第二部,受眾年齡段還是有硬傷,但很多方面都是在進步,這便大大增加了票房熱賣的主客觀條件。
“市場透露出的風向對我們很有利。”麥克尼科說道:“我認為漫威這次的內容導向很抓人心,擺明了繼續深度刻畫兩兄弟緊密但又立場疏離的關系,沒有偏離受眾方向。”
總裁加諾普羅斯全程關注過項目初運營,對觀眾如何喜愛作品的原因分析深以為然。
“盡快跟海內外院線商量一下擴映事宜,趁著聲勢釋放票房潛力。”吉姆-加諾普羅斯命令。
大片時代,高規格的放映待遇已經成了日常。
當然,這也是有理論依據的,大范圍的曝光度不好維持,對受眾粉絲的引導也沒有持續性,一般都是快速過載,然后快速冷卻,騰出市場、精力進行下一個項目的運作,講究的就是一個周期縮小,極致變現。
影市畢竟不是一個廠商的市場,呆久了,也容易受到別家的沖擊,還不如快來快往。
于是,在小試牛刀確定觀眾買帳之后,福克斯立馬行動起來,通知完藍蝶影業擴大宣傳費用一事,積極協商的全球范圍內的院線市場排班擴映情況。
非要說的話,就像是伴隨著雷電傳遍世界,再一次讓許多人對漫威二字側目。
......
暑期檔開啟火熱前奏的時候,西德尼資本的博伊德卻是做著一項遲疑的思考。
這些天,上次詢價的不知道代表哪一方的CAA掮客越來越不耐煩,似乎是對FOtv喪失了興趣,更關鍵的是,他對外的幾次報價,隨著Hulu、YouTube、Amazon等先后拒絕,他發現他預想中的資產打包對于頭部視頻網站來說都沒有那個需求,哪怕是最有誠意的Hulu也只是表示用1800萬現金完成對用戶和現有片庫的轉移。
換句話說,通過對外界的接觸,基本可以確定愿意接受運作FOtv的大部分是兩類人,一類是沒財力但希望西德尼繼續注資,雙方共同運營,口中畫著大餅聲稱可以強強聯合;一類則是很愿意通過并購補充業務,但只想要內容和用戶,其他方面非常冷淡,溢價無能。
偏偏,博伊德不能也不該再拖下去了,FOtv即便現在已經停止買入新的影視內容,帶寬和維護網站的技術人員薪資卻是一筆省不掉的開銷。
而且,不止是他開始著急,其他的小投資人也都著急,FOtv一旦爛在手里,別說賺錢了,連投進去的都收不回來。
“得聯系CAA的那群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