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布蘭登也沒有過多的猶豫就選擇了加入——難得遇到一位對擴充業務板塊的前景十分看好,且有內容積累的老板,為什么不呢。
何況,待遇和職位都不是問題。
職位就不說了,幾乎是肯定他來帶領螢火蟲流媒體業務的技術班底;
至于待遇,年薪500萬,并保證入職兩年加入管理期權,基本比他在亞馬遜的薪資高出一些。
初步敲定之后,兩人的聊天內容很快轉變成具體的事務工作。
不得不說,這樣有經驗、人脈的資深工程師帶來的好處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基于他本人在亞馬遜的任職經驗,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他很了解,在登陸FOtv享受了一下觀影體驗后,他很快就提出了一個改進方案,即:云端編輯庫。
簡單來說,FOtv的很多數據都是人為提取,但其實可以把本地存放的內容數據轉移動云端服務器儲存;原本應該在本地解決的數據問題,放到云端服務器處理,不必占用本地服務器的空間,也減少了數據捕獲的工作量。
說白了,一個用戶在里面的觀影記錄或者要下載的內容數據,在亞馬遜提供的云計算服務下,很容易在后臺生成一個個人的空間列表,以后無論用戶怎么更換終端,是用X-BOX投放到電視上看也好,網頁或者手機移動端也罷,只要登陸賬號,還是能感知到自己的內容儲備信息。
這樣做的好處,也有利于精確到個人的喜愛傾向,然后推算相應的內容數據。
另外就是服務模式了,羅恩還不夠清楚平臺主營的變現模式,也就不能準確打造為用戶服務的概念。
這個問題,倒是讓萊曼思考了好一會,他其實也在猶豫,從后世來看,好像奈飛的純會員制度幫助他們贏得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但連年的內容成本上升,他們的盈利狀況并不算很好,全是用股價抬起來的。
就像現在,奈飛依舊不能靠單一的視頻業務賺錢,但基于用戶增長帶來的利好,在股市上他們收獲頗豐,2011年1月27日,他們發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網絡視頻租賃用戶增長數量均超過了市場預期,受此推動,奈飛股價在當天盤后交易中上漲百分之9.46,報收于199.59美金一股。
從轉型以來,奈飛股價從48.56美金,漲到現在,市值早已超過100億美金,這才是他們一直從容的有力支柱。
反過來說,FOtv這種起步落后,定價上沒有優勢的平臺來說,奈飛應該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才對。
“你的看法呢?”
“無非是有無嵌入廣告的問題,在我看來,電子商務的市場還蠻大的,很多企業有向互聯網領域大力投放廣告的趨勢,如果支持廣告業務的話,會員價格可以低很多,像Amazon、Hulu普遍的會員價格只有每月5到6美金,這對用戶來說也很有吸引力,根據我在Amazon看到的情況,非會員是不在乎廣告嵌入的,因為他們只是看免費的內容,而對于會員用戶來說,頁面刷新頻率里廣告投放的數量控制在一到兩個左右,且無需看完全部的話,很多人也能接受。”
萊曼明白了。
這不就是內地視頻網站統一的那一套嗎,會員可以提前跳過廣告,白嫖的犧牲一下“適當歧視”的成本,既完成了金主爸爸們的投放目標,也能對營收來源做一個調整。
也就是說,在保持頁面“簡潔”的基礎上,適量的控制接受閾值,在用戶厭煩的衡量度上反復橫跳。
當然,羅恩-布蘭登的想法很現實,奈飛能那么純凈,是因為它享受了視頻領域的頭部側重,行業內都在關注它,而螢火蟲的流媒體業務才剛起步,拿什么來支持龐大的成本投入。一直靠內部輸血嗎?顯然不可能。
一家成熟的平臺,始終要自給自足,財務相對健康。
所以,其實也沒得選,與其在網站服務上太追求完美,不如想辦法把服務器、帶寬、海量的內容上多多投入,打造一個更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