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螢火蟲,一號剪輯室,溫子仁的新片《潛伏》初剪完成。
這部電影的拍攝一如既往的省錢,周期也很快,對老溫來說,他是善于花小錢辦大事的,最常說的一句,就是一萬塊能做到的事,為什么要花十萬。
恐怖片跟很多類型片不同,最講究的反而是最基礎的運鏡,光影的調節,對場地沒什么要求,很多時候都是租個鄉下閣樓開干,《潛伏》就是如此,沒有轉場,取景地全在俄州的鄉下,所涉及到的最貴、最麻煩的拍攝地,也只是一家私人診所,整部戲從進入籌拍階段到結束,也只花了2個半月,花費了950萬美金,之所以這么多,還是立項時萊曼把他本人的導演薪酬算了進去,本來他是不想算的,有票房的2成分賬足夠了。
而殺青后,溫子仁還休養了一周才開始剪素材。
“氣氛拿捏的剛剛好,再潤色一下就可以確定放映版本了。”過完一遍,萊曼滿意的夸贊道。
作為一個導演,他自認在恐怖領域沒有老溫這般的想象力,塑造出的那些個紅臉魔鬼、黑衣老太、各路孤魂冤鬼以及為了聯動出現的瑪麗-肖等等,各個都是瞪你一眼就能讓人心臟攥緊片刻的狠角色,只說在恐怖形象的營造上,本片就不輸任何同類型恐怖電影了。
“是的,節奏過度方面還要想辦法精煉一些,控制下時長。”溫子仁點頭認可。
“這樣的聯動應該會很有效果,對靈界的概念定義也有了。”一旁,利亞姆站在市場角度中肯的點評。
從《死寂》、《死刑》到《潛伏》,經過前兩部的鋪墊,以及萊曼的啟發,到了第三部,終見溫式鬼魂宇宙的雛形。
在這里,用靈魂才能勾引死靈成了規則;
靈界與人間界互相交流比較困難,但也有特殊;
收納死靈除了人體,也可以用人偶娃娃等附體載具,即《死寂》中的比利;
驅魔是驅散死靈,而非殺死......
這些規則、設定的逐漸出現,正是一個大框架下對細節的填充,提升觀眾對該類影片熟悉認知。
“我們為此可是燒掉了不少腦細胞,但正如提出這個構想一樣,網狀敘述不影響單一故事的開展,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聯動增加故事深度和趣味性。”雷-沃納爾有點小得意,能拿出這樣的劇本對他本人來說也有一種成就感,而得到其他專業人士的贊同更是讓他有些小雀躍。
“驅魔師利用瑪麗-肖幫助男主進入死靈界的連接節點很巧妙啊。”
“《死寂》在IMDB恐怖分類里好像有7.7的評分,上映至今,已經超過6萬多人投票。這些看過電影或通過影碟、電視觀看積攢的觀眾群會是我們可以通過宣傳爭取的受眾目標。”
“950萬的拍攝資金就算加上先期的宣傳花銷也不會超過1500萬,哇哦,說不定我們又要運作出一部以小博大的市場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