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臉書一片熱鬧。
罵奈飛、奈飛拆分套餐等帖子瞬間成為網絡熱議的話題,估摸著谷歌、亞馬遜等巨頭也暗自動手,樂于看笑話。
而在“某知情人士”在媒體放出Starz跟奈飛談判失敗,相關內容年后下架等消息,幾個小時后奈飛股價下挫將近8%,
9月6日早晨,盤后開價奈飛再次大跌8.51%,四天后,奈飛每股落至213.42美金,流媒體板塊短短幾日蒸發了8、90萬忠實用戶(也就是會員用戶),白嫖黨離開的更多,訪問量創下當月新低。
當然,奈飛的DVD板塊損失更嚴重,決策開始執行,很快就垮掉了六分之一的群體基數,下落趨勢遠比前者更加迅猛。
如此情況,倒也好理解。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奈飛當初怎么干掉百事達這類的傳統投放門店的?
一,新會員第一次注冊時有一段免費試用期,可以從奈飛已獲得授權的DVD庫中挑選喜歡的電影組成個人清單,然后奈飛就會根據會員選擇的套餐(差別在于同時租借DVD數量)和清單順序郵寄出DVD盤,大大方便了人們的選擇也不用到處跑還買不到相應的內容;
二,會員收到DVD碟片后不用擔心逾期日,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只要會員歸還租借的DVD碟片奈飛公司將自動按順序寄出清單上的電影(奈飛為用戶準備了歸還DVD的信封,會員只需承擔月費,而不是單次都要給郵費),絕大多數會員能夠在公司收到歸還影片后的一兩天內收到下一部影片。這樣不僅為會員提供許多方便并讓會員手中一直有電影可看,某種程度上也建立起公司的護城河,避免會員流向其他DVD租賃公司。
三,奈飛最厲害的推薦系統,與流媒體同源;這種模式化的案例常常被用來當做長尾理論的典型分析對象,簡單的講,長尾理論滿足了人們需求曲線的尾端,而奈飛租賃清單與推薦系統相輔相成的設計恰恰符合這點。
通過會員對個人清單的填寫以及系統的推薦讓許多冷門電影進入了候租榜單,從公司的資源成本方面考量,熱門電影的成本一般較高,換言之,每增加冷門電影的比率,自然能夠提升DVD租賃服務的盈利能力。
那為什么現在不行又被別人干倒?
一來是這個行業的天花板就不高,隨著流媒體興起,它的市場份額只會越發縮小,當然這個過程很慢;
二來,大環境變了,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入場,數據運用指不定誰更厲害,再加上奈飛本身又沒有版權優勢,大家都是授權,能給你,自然蘋果也能拿到,在基于蘋果生態閉環的摸索上,用著蘋果手機,玩著蘋果推出的平板電腦,習慣蘋果系統的那些用戶難道還能專門去奈飛租碟不成。
單論品牌影響力,那也是蘋果更勝一籌。
何況,琥珀都知道這個時候要落井下石搶點用戶,蘋果難道干看著?
不,他們同步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趁著奈飛拆分業務自亂陣腳、自顧不暇之際,死命狂揍。
同一時間,琥珀也享受到了奈飛出錯的紅利,訪問量突突的漲。
“平時我們每日新訪問的獨立IP能有個幾百就不錯了,這幾天,每天都是好幾千的增加。”羅恩有些興奮,“照這樣下去,我們的本土付費用戶很快就能突破到400萬。”
“……”
好似一陣風吹過,帶著風中彌漫的硝煙味。
又一日,里德-哈斯廷斯勉強維持著從容在記者會上向用戶道歉,話語“真摯”,滿是不甘。創始人先生心里苦啊,他主動尋求破局,卻被逼成這樣,被記者問得急了,還是忍不住犀利回懟。
他并不覺得這一招是錯的,怪只怪缺了點必要的鋪墊。
但沒辦法,股價下挫,投資人不滿以及那些股市分析師的吐槽給他的壓力很大,在連續好幾個會議,損失比他們之前預想的更嚴重后,這位風光無限的奈飛皇帝不得不放下他的驕傲,表示有失考慮,不再分別計算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