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靜一靜,馬上要開機了,燈光、攝像、道具準備,演員入場,場務準備。各單位聽我口令。”
瑞恩拿著喇叭喊。
他每喊一個單位,相關負責人都一一回答,而隨著各部門完成準備,幾個臨時找來演走私犯的群演有些緊張起來。
一旁。
萊曼坐在監視器后,透過兩臺機位的鏡頭先觀察了一下畫面構圖沒有出錯,這才下令,“打板吧。”
場記聽到吩咐,走到主攝像機前拍下。
“action——”
托馬斯扛著2號攝像機站在幾個群演的后面先來了一個中景,拍攝他們合伙拆線豪車,重新更換車牌的鏡頭。
緊跟著其中一個群演打開后備箱,想看富商有沒有在車內留下點東西,結果就發現了事先藏好的凱奇。
“憋死了,憋死了。”他一下車就捂著襠部,“你們怎么這么墨跡,在沒監控的地方偷個車都小心翼翼,害我等了大半天。”
說完,他還自來熟的拍拍走私豪車的技術人員肩膀,“喂,這位兄弟,你這倉庫的廁所在哪?”
“是警察?!”
一個小弟眼尖的看到凱奇褲腰帶附近別著一把手槍,作勢很驚慌的準備跑路。
這一場,瞧著一個警察從后備箱鉆出來的戲,幾個群演把驚恐和慌亂的狀態演得倒也像模像樣。
而后,就是打戲了。
警察朝前鳴槍,幾個改裝走私犯不敢再跑,結果一個伙計想趁著他尿尿給隊員打電話時背后偷襲,被凱奇兩下撩倒,其他幾位血一熱,跟著上,最終全被花式放倒。
整個鏡頭突出的也是以前的港片和現在的好萊塢動作片常見的柔術摻雜著近身格斗以及龍叔那種碰到啥都是武器的畫面感,一個接一個的動作套拍起來雖然麻煩,畢竟凱奇不是專業的武戲演員,但最終剪到正片里,想必效果會不錯。
吳孝祖坐在椅子上,腦海里呈現的就是這個感覺——
還不錯,主角初步的性格刻畫算是立起來了。
混不吝、不講“規矩”,更不講武德,腦瓜子比那些嚴格遵守出警規章的警察轉得快,比賊還賊。
至少,賊不會安排這么一個局釣魚。
完事后,凱奇那些不靠譜的同事和隊員過來收尾。
看到現場這么“慘烈”的抓捕,一個小年輕問道:“這……好像違反規定了吧,他們會不會投訴我們執警過重?”
“來,前輩教你一招。”
凱奇一臉淡然的把幾個走私犯的血抹在自己臉上,然后拿起一根鋼管塞給其他一個還在哀嚎的人,“他們襲警,把我打流血了,我被迫出手,選擇讓他們躺下,一切都合理了。”
正當小年輕感覺學到一招的時候,有人喊道:
“隊長。”
杰里米-皮文飾演的警隊隊長瀟灑的走進,也不去看那些躺在地上的犯人,只是跟凱奇招呼,“都搞定了嗎?不會吃官司?”
“我心里有數。”凱奇回答。
簡單的一幕戲,警隊生態也描繪出來了。
當然,對犯人兇狠不一定是惡,看著文善不一定就不做壞事,就像一個采訪里監獄的看守人員說得:煉銅誘-奸的人其實普遍看著老實,有一種能讓人放松警惕的氣質。
所以說啊,犯罪跟心理和行為有關,跟長相無關,人性本就是撲朔迷離,很難分辨。
而眼看著幾個帶眼鏡靠技術“謀生”的人被塞進警車,而靠武力打了他們的人正蹲在一旁大口大口吃著同事帶來的漢堡王,一種黑色幽默的運鏡風格也出來了。
《老手》里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還挺多的,這部戲的節奏本就是松弛有度,不全是“打擊富二代”的爽點撐著。
幾個角色相當立體。
隨后的幾個鏡頭,托馬斯都是提著攝像機跟拍,一切都很流暢。
動作片是很少用滑軌事先安排好角度方向的,因為這種類型片的運鏡不能太平穩,得有一些層次感和運動感,而滑軌強在四平八穩,沒什么起伏節奏,成像到銀幕上反而會顯得很死板。
多看電影的就知道,動作戲的鏡頭常常有細微的晃動,畫面多了生氣,也更符合運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