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雖沒有收視率的說法,但實打實的收拾人次總是可以統計的,雖不能與其他電視臺比較8點檔,拼誰家的劇更受歡迎,但《權游》熱映,其他電視網比往日消減的并不是毫無緣由的收視率也是可以窺探此劇對其他對手的收拾掠奪有多離譜。
拍了半年,也就吊了觀眾胃口半年,沒想到觀眾這么買帳,還頂著電視方統一戰線的壓制,演了這么一出好戲,由不得布萊恩不高興,之前買片源被反復抬價、電視臺的嘴臉看到吐的惡氣也消散的一干二凈,只感覺通透、爽。
“情況怎么樣?”
早上5點,被一通電話叫醒的帕爾曼因為沒親身經歷數據增長的一個個高峰,倒是很冷靜,他拉著兩人坐下,遞出去2根煙。
點燃,香煙味讓大腦又清醒了幾分,“統計一下,我好拿給老板看,對外宣傳也有話題度些。”
換班的人員基本都休整去了,但回去之前,一些統計數字都交到了羅恩手里。
“一億的花銷,總該有個影,其實也沒必要太過高興。”
帕爾曼是知道劇集上線還算順利,但不知道順利得怎樣,還以為羅恩畢竟是技術好手,沒見過娛樂圈的風浪。
沒辦法,本錢投入如此之大,還不被本地的電視商們接納,雖經得起損失,但還是很難盈利啊。淡定一點為好。
“我們原有的那70萬用戶在接到郵件通知后,有20萬回應了,回應之后把劇集加入個人追劇名單的占了9.5成,剩下未回應的也大概會以超高比例觀看,這說明《權游》符合我們平臺原有積累用戶群的喜好選擇;
當夜9點,也就是上線的一小時里,接到了40多萬用戶的訂購請求,可能是這部分用戶對《權游》還算滿意,后續曲線不斷上揚。
我看過各大平臺如雅虎、谷歌、臉書對我們的劇搜索量和討論量都是上線后開始飛快增加,我有理由肯定這部分增量代表了品控方面沒出問題,也就是說,從最高在線的1100萬用戶活躍,到最低大概維持在400萬的用戶活躍,比我們之前的平均時段活躍率提高了8倍之多,且還只是一個開始……”
帕爾曼從剛開始的有點認真,已經忍不住幻想版權運作方面的事了。
看著這副跌宕起伏的活躍曲線圖,除了感概觀眾的熱情或者說流媒體的市場遠比他想象的能獲得價值回報。
正如羅恩這樣的技術人員都開口稱“只是一個開始”一般,稍微注意圈內動向的都知道一部大熱劇集,基本都有一個累積疊加的過程,就如電影首周開畫5000萬,就可以想一下北美2億,全球4億。
電視劇首日千萬的增量,首月又能收獲多少,或者說這部劇能帶來什么?
影視內容都存在一個成績越好回饋越高的基礎現象,收視人次平均百萬的劇和收視人次平均千萬的劇,其價值體現也不是一個量級的。
在帕爾曼之前看來,《權游》如果不能在琥珀吸引到300萬新增(300萬+70萬一個月能賺近2000萬)會員訂閱,倒是能靠著買賣轉播權、海外版權、劇集聯動勉強收回成本。
但實際上他的目標只放在200萬穩定新增左右(網絡盜版太方便了,點擊高,不一定能轉化為實質用戶,很可能一部分人覺得劇集口碑不錯,就搜索盜版看了,那種小網站或者磁力鏈接等方式防不勝防,只能期待用戶自己愿意花錢),但突然發覺羅恩羅列出一連串上線情況所代表的含義后,帕爾曼自我低估了《權游》的影響力后,趕緊改正想法,想著怎么圍繞劇集擴大利益鏈。
虧是不可能虧的,一億資金又怎樣,有這流量、話題和影響力,完全能夠支撐他們部門好好運作一番。
“打印一份給我,我去趟老板家。”
“OK。”羅恩打著哈欠,招來一位文員。
“你還是趕快回去休息吧。”
拿到首夜的數據報告,帕爾曼關心了一下同事,直奔貝弗利山莊。
“BOSS,我們這是創下了一個流媒體記錄啊。”他這么評價。
早上8點,睡得很香才起來的萊曼抓過報表翻看幾眼,也是松了一口氣,“記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嗎,像奈飛、Hulu都是放老劇,用戶都是每月累積,當然不會像這樣極短的時間內快速涌入,因為需求的回饋程度不一樣嗎,硬要比也沒意思。”
“哈哈,完全的新內容,獨家平臺一季全放出,吸引力確實大,我看很多觀眾都在夸贊我們的追更機制,就算考慮到用戶增幅的衰退,也算是一場華麗的自制戰役了。”
“是啊,總算邁出了這一步……”萊曼莫名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