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邙城周圍常有突厥人來襲,這些前來突襲小村小城的人馬真的是突厥人嗎?
突厥城池到邊境距離他們最近的一個城寨有兩條路可走,不過無論選哪一條路也都需要騎馬走上兩天一夜,且中間一條路,有一片荒草地和一大片鹽堿地。荒草地中和這篇鹽堿地一到了冬季便如戈壁沙漠到了夏季會有汛期,那片荒草地會變成一片泥濘沼澤,稍有不慎連人帶馬陷入泥沼之中。
領帶一條路要經過兩道山口,一年四季都在刮大風,冬季更是寒冷刺骨,積雪的厚度在冬季一般都是要達到半人之高,馬匹的速度會很慢,除了夏季,其余三季都有積雪覆蓋,若是對路不是很清楚的話,很容易就馬失前蹄跌落山谷。
這兩條路在冬季都十分的難行,若是突厥人真的要通過這兩條路前來邙城打秋風的話,哪里可能只打劫一兩個村子就回去的。
之前衛陵帶領著黑虎軍在外作戰,一直都沒有回來,只是看到邙城傳過來的戰報。那時候他一門心思復仇,對邙城的戰報也沒多加研究。只看到留守在邙城的黑虎軍又打退了多少次突厥的襲擾,又有多少次突厥人的奔襲出乎黑虎軍的覆蓋范圍,因為人手問題來不及馳援,所以被突厥人打劫了幾個村子,諸如此類。
所以不管在誰的印象之中,這邙城之外的國土上都是突厥人襲擾不斷,時不時的襲擾邊民。
也是因為這樣的戰報,所以隆昌帝才要他回到邙城來駐守,防止突厥人大舉進攻。
畢竟衛陵在外征戰的時候,在邙城留守的也是黑虎軍的一部分。
衛陵回到邙城之后,會更好的重新分配兵力對抗突厥人的襲擾,保護邊城的安全。
衛陵在回邙城之前也是這么想的,當年他帶人殺出礦場,又拉扯起一支隊伍為的就是替家里人報仇,當然隨著隊伍的壯大,他也真正的和小股突厥來犯之人交手過一次,但是也只有那么一次真正與突厥人短兵相接的機會而已。
之后他便帶著一半的黑虎軍從邙城離開,當時他手里不過也就兩萬人馬,留在邙城的有一萬之眾。
不過這次回來之后不久就遇到了突厥人襲擾,看似要給他一個下馬威。也就是趁著蘇吉祥那群宮女熟睡之時放火燒糧倉的那回,結果是因著謝迎風將這些宮女臨時安置在了糧倉之中,搬走了真正的軍糧,所以火燒的并不是軍中糧草而是前來嫁人的宮女。
后來雖然南宮瑞追到了那些突厥人,但是衛陵在自己仔細檢查那些突厥人的尸體的時候看出了些端倪來。
那些人雖然掌上有繭子,看似是常年騎馬拿兵器磨出來的,但是似乎又和真正的當兵的所磨出來的繭子位置不太一樣。
大部分人的右手虎口處幾乎沒什么繭子,但是左手的繭子卻是重了些。
衛陵觀察了很久,大部分的士兵因為右手要拿兵器,所以右手的虎口處磨出來的繭子似乎是會多一些。但是左手會薄很多,即便有一些左撇子是反過來的,但是前來突襲的這些突厥人并不可能都是左撇子。
而且衛陵也秘密的將周子齊找了過去,這些突厥人的身上都中了毒,是一種慢性毒藥。
也就是說即便是不被殺死在追擊之中,他們也會死在歸途。
這樣真的有什么實際的意義嗎?
除非是有人想殺人滅口。
這些前來襲擾的小股突厥人不過千余人,被錢峰帶人去追到的不過百余人,錢峰也都將這些人殺死將尸體帶了回來。其余眾人逃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