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燕然忍住了笑意,開始準備第三幅畫。
他讓廳堂里的人將幾十個硯臺里磨好的墨汁,全都倒在一個盆里。
那遼國使者耶律及達卻站在院子里,看著這幅“《春水荷塘圖》上的題詩發愣。
“畢竟汴京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嘶!”
還得說耶律及達文采確實了得,這首看似用來詠荷花的詩,卻被他品味出了不同的味道。
如果說開篇的兩句,“畢竟汴京”,“風光不與”,隱隱約約在暗指大宋汴京才是天下的中心,他國都無法與之抗衡,這層意思還是十分隱晦,讓人難以確定。
但這后面的兩句,卻是萬萬不會錯的!
那一句“接天”一句“映日”。一個“無窮”一個“別樣”,分明就是蘊含了極度自信與自豪的情感在其中。
在這庸庸碌碌的大宋朝廷里,在這群不敢與北國爭鋒的鼠輩之中,卻出了燕然這個滿身英雄氣的豪杰!
耶律及達心中暗想:燕然他小小年紀如此才華也就罷了,偏生這般英銳!
假以時日,若是他乘風而起,不知這大宋會不會在他手中,幡然一變?
……
當燕然的第三幅畫從廳堂中拿出來的時候,那耶律及達心中還想著:
燕家小侯爺再怎么百般奇思妙想,就算才華有如天縱,到這個時候也該用盡了吧?
可是沒想到這幅畫一亮相,卻讓這位耶律大人眼前一黑,腦袋里“嗡”的一聲!
第三幅,
潑墨大寫意,
《天山夜雪圖》!
只見這幅畫猶如橫空出世,氣勢縱橫,怒濤翻卷、酣暢淋漓。
黑夜中的天空烏云厚重,層層疊疊,在大風下翻涌奔流。遠處的天山峻奇聳立,磅礴浩蕩,宛若遠古巨人!
出奇的是,畫中的場景分明是在夜里,夜色與烏云卻在雪山的映襯下歷歷可見,背景的天山竟是大片留白構成!
在這個時代,留白的技法剛剛才開始應用,多半都是用來映襯遠山與朝霧的。
可是燕然這幅畫中雪滿天山,千丈危崖,竟然都是用留白形成!
耶律及達看著畫卷中,墨色恣意縱橫,就像是成片潑灑上去的一般。
那蒼穹如鐵、密云層疊、朔風席卷、大雪撲面,竟是如此張揚雄奇,壯闊斑斕!
這是世間從未有過的作畫技法,僅僅瞥上一眼,你就會被瞬間拉進畫作當中,臉上幾乎能感覺到風雪如刀的刺痛!
此刻的耶律及達,心臟都跳成了一團,他做夢也沒想到,世間竟有人能用這樣壯麗的筆法,繪成這樣一幅圖畫!
而且耶律及達發現,原來這幅畫不是拿出來的,而是抬出來的……
兩個保鏢抬著那張巨大的畫案,把上面的圖畫朝著外邊一立,畫卷上水墨淋漓,還在相互浸染交融,好一幅《天山夜雪圖》!
當李師師幾位再次來到院落當中,姑娘們臉上已經滿是鄭重嚴肅之意。
要知道潑墨作畫時,最能看出一個畫家的功力,也最能見一個人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