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紅袖在正在注視馬翠花,我后來問過她,紅袖的結論和蘇依瑤同學說的一樣。”
“在那一瞬間,馬翠花并沒有露出破綻。”
“所以綜上所述,”蘇信隨即下了結論:
“如果西北來人,證實了馬翠花的身份,那么她是密諜的可能性就是基本不存在的。”
“因為臨時被策反的人,不可能做出高級臥底才有的反應。”
“以馬翠花這兩次被試探的表現而言,她要么就是真的沒心沒肺,要么就是和在座的各位,有不相上下的潛伏水準。”
“所以在她的身份被證明之后,嫌疑也可以排除。”
等蘇信說完,隨即大家都紛紛點頭,認可了蘇信這一組的結論。
……
最后是第三組,程煉心代表這一組起身說道:
“我們負責監控的是古夙羅。”
“他在第一次領到月歷的時候,拿著金葉子看了半天,他的表現很像是個第一次擁有黃金的人。”
程煉心接著說道:“我找了個機會,用妙手空空之術拿到了他身上所有的東西,檢查之后又放了回去。”
“以我的手法而言,他絕不會發現自己的隨身物品,被我檢查過。”
“他的隨身物品里有……”說著程煉心拿起了桌上的一張單子,照著上面念道:
“一個馬牙做的鳴鏑箭頭,已經非常舊了,一把駝骨柄的燧石小刮刀,刃口非常鋒利。”
“一卷用來扭馬嘴唇用的細皮繩,四個用來射兔子的狼鞞石,一團生火的艾絨,小皮袋里裝的粗鹽。”
“可以判定這些東西,都是古夙羅進入侯府之前,在野外長期生活時的用具,估計也是他全部的財產。”
“對了還有那個價值四兩銀子的金葉子……外加十七個半銅錢。”
“十七個半?”
當程煉心說到這里的時候,百里輕姑娘驚奇的發現,在場的九個人。對這句話的反應都很奇特!
看到百里姐姐驚訝的神情,程煉心立刻向她解釋道:
“一般來說,有密諜嫌疑的人,身上要是有半個東西,都要特別注意才行。”
“比如玉佩、珠子、銅錢、剪刀、戒指、手帕,無論什么,只要是半個,都可能是聯絡時,用來和陌生同伙相互驗證身份的證明。”
“所以這半個銅錢,有可能代表著一次秘密接頭的行動。”
“順便說一句,我看過那東西,原本銅錢上應該有四個字,但半個銅錢只留下了‘神冊’兩個字,這神冊通寶,是遼國人在立國初期鑄造的銅錢,留存于世的并不多見。”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對于大宋百姓來說,十有八九不會將半個銅錢帶在身上,因為半枚銅錢已經沒有了貨幣的價值,買不到任何東西。”
“但是對草原上的牧人而言,任何物品都是很珍貴的,尤其是破碎的銅器,哪怕只有一點點,他們都會收藏起來。”
“之前我說的那個用來狩獵兔子的狼鞞石,其實是狼腿上拐彎部分的骨頭。”
“草原上的牧民為了讓武器更沉重,扔出去的時候更有力量,他們通常喜歡在狼鞞石上面鉆孔,然后把銅融化了灌進去,這樣射兔子的時候效果更好。”
“所以,牧人身上有破碎的銅錢一點都不稀奇,雖然不能用來花銷買東西,但這樣的銅錢對他們其實是有用的。”
等到程煉心匯報完了之后,經過大家的判斷,如今目前有嫌疑的三個人里,古夙羅的疑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