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北宋六賊之一!
燕然的心里,立刻泛出了這句話。
要說這童貫,歷史上的評價可真不怎么樣,甚至可以說,他是直接導致導致北宋滅亡的原因之一。
童貫其實是個太監,他年輕的時候跟隨軍隊征戰,對于軍伍之事也有些了解。
后來他因為巴結蔡京,地位逐漸攀升,又深得皇帝的信任,因此多次派他去前線戰場。
他也曾經出使過遼國,認為遼軍腐敗,不堪一擊,還從遼國帶來了一個叫馬植的人。
這個人在汴京城里造謠說,遼國漢人心懷大宋,只要宋軍打過去,一定會絡繹不絕來投宋軍!
之后因為童貫這次出使,他覺得自己對遼金兩國的認識,整個大宋朝誰也比不過他!
因此他說服宋徽宗,促成了宋國和金國的海上之盟……然后他就帶著二十萬宋軍,在背后襲擊了遼國!
結果這二十萬宋軍,在他的帶領下,被腹背受敵的遼國人抽出一只手,就打得潰不成軍!
……這件事造成的惡劣后果,就是金國對于宋軍的戰斗力,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要知道金國女真人,以兩萬兵力,就大破遼國軍隊七十萬。
然后呢?你大宋軍隊二十萬人,被我的手下敗將遼國打成這慫樣?
因此金國對于大宋的富饒和軟弱,立刻便是垂涎三尺!
在他們覆滅了遼國之后,馬不停蹄就來攻打大宋……然后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
后來就是趙宋政權,被人打得一路跑到了杭州,靠著淮河一線才擋住了金軍。
在這之后,才有岳飛他們中興四將,一腔熱血收復故土,一次次拼死血戰,也沒能拿下北方故國!
這一切,都是從童貫這個雜碎開始的……可燕然為什么是第一次見到他呢?
那是因為童貫想要受封開府儀同三司這件事,認為蔡京必定會支持他,結果蔡京卻反過來壓制了他一手。
因此童貫和蔡京,這兩個當朝舉足輕重的奸臣就此翻臉,從那以后誰也不肯見誰。
只要上朝的時候,童貫聽說蔡京去了,他索性就不去了。
所以上次燕然和高俅打擂臺的時候,因為蔡京正在朝堂上,這位被稱為“媼相”的童貫當然不在,因此燕然才沒見著他。
燕然知道,童貫今天來校閱西軍,是因為他還帶著“領樞密院事”的頭銜。
燕然心中暗想:也不知道他有什么重要的事,居然讓人家西軍站在這里,整整等了他一天?
這是有心立威,還是無心怠慢?
燕然遠遠看去,只見那童貫是個身材高大的黑胖子,大概也有六十歲年紀了。
這家伙胖得就跟個地缸似的,燕然一見童貫這德性,就是暗皺眉頭……按照歷史進展,這次征討方臘,也是由童貫親自領軍的。
這個閹人必須死……誰也救不了他,我說的!
燕然在心里暗自下定了決心,這時他遠遠的看到,種師中來到童貫的面前。
之后沒說幾句話的功夫,童貫的儀仗就開始返回,他就這么回去了!
等了一天,沒說上三句話,種師中和那些軍卒的心里有多難受,真是可想而知!
燕然心中暗道:不怪這北宋讓人打得跟個破瓢似的,果然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此猛士強軍,竟被人當成豬狗一般看待,你還指望人家為你拼死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