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爺把這個紅色的玻璃球,放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上,趁著玻璃沒有涼透,滾成大致的圓柱形。
之后再入爐加熱一次,他讓萬茯苓拿著這根空心鐵管子,自己則是立刻抄起一把大鐵夾子。
拉著那個空心玻璃圓柱的一端,兩個人緩緩一拉扯,那東西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越拉越長!
當燕然看到那根空心玻璃管,已經拉到了手指粗細,他立刻就讓萬茯苓和他一起配合,將這根玻璃管的中段,放在了平整的石板上。
然后切斷兩端,稍稍降溫,一根上下粗細一致的玻璃管就做成了。
燕然等玻璃管上了強度,卻還沒徹底變冷的時候,就將管子一端又放進了爐火中。
等再次加溫到紅熱,他將玻璃管融化的一端做好了封閉。
然后這根玻璃管,就被他放在平板上,上面再輕輕放了另一塊平整的木板,前后推著,略一滾動。
像推動搟面杖一樣,燕然兩下就把那根玻璃管,滾得筆直!
等到玻璃管溫度漸漸下降,燕然又將它放在爐火上烘烤。
這有點類似于刀具淬火之后,還要用低溫回火,加強韌性一樣。
玻璃若是沒有經過這道退火程序,尤其是這么長的玻璃管,在冷卻的過程中就非常容易炸裂。
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根玻璃管在燕然手上誕生了。
在制作的過程中,燕然能感覺到雖然自己的手藝極其生疏,但是這根管子上下粗細一致,而且還算筆直,基本上是可以用的。
可是玻璃管徹底冷卻,燕然看著這玩意兒卻傻了眼,而且還在暗自咬牙!
……這什么色兒啊這是?
白的有點渾濁,顏色中帶著一點點淺綠,還有一點發藍,看起來雜質有點多啊!
而且管子的表面光潔度也很成問題,跟他想象中純凈的玻璃,完全不是一種東西!
不過好在這東西半透不透的,基本上還算是透明,可以清楚的從這頭看到那頭。
總算是沒白費功夫,這東西可以用!
雨師燕然拿起這根玻璃管揮動了一下,又擺了個絕地武士揮舞光劍的造型,向院墻底下那一排看熱鬧的人群,眉飛色舞地看了過去。
這時他還沒意識到,這次他為了制作汞柱氣壓計,生產出來的玻璃容器,催生了他手上最為暴利的另一個產業。
……琉璃制品,這東西在大宋的高官貴族眼中,是與黃金等價的昂貴奢侈品!
……
等到這根玻璃管制作完成,燕然急不可耐的立刻用水銀把氣壓計做了出來。
先是在一個小盆里放滿水銀,然后這根一頭封死的玻璃管里也用水銀灌滿。
之后手指堵住玻璃管的開口,將開口浸入盆里的水銀之中,在這之后你只要把堵死的手指頭一松……完成!
沒錯,就這么簡單。
燕然松手之后,玻璃管被封死的頂端上,就會由于水銀的重力下墜,形成一個小小的空腔。
這個空腔基本上就是真空,當然還有極微量的水銀蒸汽。
在這個簡易版氣壓計上面,玻璃管中水銀液面的高度,就是基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