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隨之而來的就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實驗室解決,不等于工業生產。
實際上這兩種生產方式,差距大到簡直難以想象。
另外一個問題是,硝酸汞底火的銹蝕性非常嚴重,保質期打死了也到不了半年。所以大量囤積彈藥在戰時使用,這種事根本不可能!
燕然看著眼前的這三支槍,愁得他心急火燎,腦門上怒火直躥!
現在他的工業水平,還遠遠沒達到解決蒸汽機的程度,所有設備的動力還需要用水力驅動。
雖然這幾年來他拼命努力,但得到的成果是:鋼鐵冶煉差不多是洋務運動剛開始的水準,機械加工水平還不如晚清。
至于工業化學……還是算了吧,提起來燕然都恨不得嚎啕大哭一場!
而且時間不等人,用火槍同敵軍作戰,絕不可能是造出一大批槍往農民軍手里一塞,就能趕著他上戰場的……大明朝的例子,血淋淋地就在那放著呢!
另外燕然也有成功的經驗,就是歷史上使用火槍征服世界的列強各國,他們也是靠著嚴格的紀律和精準的射術,才有了戰斗時的優勢。
所以大批生產火槍之后,起碼要有一年半的時間用來訓練部隊……可是靖康之恥離現在已經不到三年了!
同時火槍大批生產,還需要時間呢!因此時間對于燕然來說,簡直是迫在眉睫的事。
和大多數想當然的人,覺得自己頭腦里有現代科技理念,來到古代就能大殺四方不一樣。
甚至也和燕然之前生產的那些民用產品不一樣,武器這種東西,是要經過設計、試驗、生產、試裝備,然后進一步改進,才能最后定型的。
要是讓軍隊拿著你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東西,到戰場上用命去拼,只能得到災難性的結果!
至于上面說到的這些環節,就算是其中一個生產環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實在太多了。
哪怕就是現代,在頭號軍工大國的軍備生產里,都存在著樣機推力一千九百千牛,然后一批量生產,推力就變成一千三百千牛這種事……
你就說在大宋,想要做出合格的裝備有多難!
“不管了!等硝酸汞!”
燕然想來想去,還是下了狠心。
就算是用金山銀海去砸,也得把硝酸汞的大批量制造解決了!
整裝槍彈是戰斗力強弱的分水嶺,就算再怎么千難萬難,架不住老子有錢!
哪怕一百兩銀子一發的子彈,也比讓軍隊“唰唰”地往槍里倒火藥強!
因此燕然定下心來,開始在紙上詳細地列出計劃。設計制造工業化學設備,解決硫酸汞工業化生產問題。
然后在材料和精度上,不斷升級現有的工業母機……其實就是幾個極其簡單的刨床、銑床、車床、鉆床。
要知道涉及到設備精度,燕然得先拿出水泥配方,經過工廠施工,才能做出一個平穩可靠的底座,這樣才能保證機床的運行!
所以在現代社會,隨手就能解決的一個小問題,往往在大宋這里會變成一個龐大到讓你頭禿的無數技術分支……
可小公爺就是咬著牙,也非要把這些全都解決了不行!
限期把工業母機升級到盡可能精密的程度,然后用這些母機制造用來生產槍械的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