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會之聲音清朗地說道:“聽說東瀛那邊國主暗弱,權柄淪于權臣之手,幾方面正打得不可開交。”
“他的幾個島上、各方藩鎮紛紛選邊效忠,正打得不亦樂乎,軍器那一塊的需求巨大。”
“因此這個東瀛使團,是由其中一方勢力,叫什么平氏派來的,說是想要拿到咱們軍器監鍛造的兵器甲仗,去那邊打仗。”
“他的打算是,東瀛交戰的各方面都賣,不管誰輸誰贏他都先賺足了再說!”
“可是這幫人一到大宋,才知道最近規矩變了,不免有些傻眼。”
只見會之笑著說道:“軍器監那邊自從前年開始,用的就是訂單采購制度,常年都有軍器監的監事,在汴京十三行坐鎮。”
“所以那些鐵器工坊里邊,從質量到數量,都瞞不過那些軍器監監事,想要漏出軍器賣給東瀛,那是絕無可能!”
當會之說到這里時,見他那位主公王黼相國,似乎有些犯困之意,他連忙話鋒一轉:
“這次那些東瀛人倒是頗有誠意,說是可以用他們國內的銀山,來換軍器的經銷權。”
果然,一聽到銀山,王黼的目光立刻就敏銳了起來!
他也知道東瀛那邊有銀礦,每次到大宋都要用銀子換取大量的商品,甚至還要兌換成銅錢帶回去流通。
因此王黼想了想后說道:“銀礦咱們還要派人去開采,著實麻煩,還是現銀吧。”
“明白!”那位聽了之后,立刻便是重重地一點頭!
“這事就由你去牽頭操辦,需要動用人手的時候過來找我。”
王黼甚至連利益有多少,怎么擊倒燕然這樣的事,他都沒去過問,直接就把這件事交給了屬下。
自己這位手下,辦事穩妥得力,還是值得信任的,做事也一向很少出麻煩。
在利益上,他也會竭盡全力的為自己爭取!
等王黼看到自己這位親信出去,目光在他儒雅挺拔的背影上打了個轉心道:
說不得,再過個二三十年,這也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
秦檜……秦會之!
……
秦檜今年三十五歲,官職是太學學正……雖然品級不高,但是結交權貴上層卻是異常方便。
現在的他對外的形象是清廉自守,方正不阿,暗地里卻已經投靠了王黼數年。
趁著給王黼做事的機會,他借機擴充人脈,經營仕途,正在一步步向上穩扎穩打。
像這次的事,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畢竟打著相國的旗號對外辦事,那就相當于是欽差大臣一般!
自己家局促窄小,他索性就在樊樓里包下一個院子,叫來了那位東瀛使者。
那個小老頭兒,是東瀛的什么權臣平氏派來的,很恭敬……也很貪婪。
一見面,秦檜就告訴這個小老頭,銀山不要,只要現銀。
當然這時候商量銀錢多少是沒有意義的,得根據交易軍器的數量而定。
那個老頭倒是立刻答應,可是接下來秦檜說,要辦這件事卻有一些難處。
首先就是軍器監,并不在上面那位大人的手里,還要先把它拿過來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