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都要用繩子……也就是俗稱的袢甲絲絳牢牢相連在一起,然后綁在身上。
所以這東西雖然防護嚴密,但卻絕對說不到合身……
這就是俗稱的,綁得緊了你呼吸不了,綁得松了一動手,它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所以在古代專門有一個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做“盔歪甲斜”。
可是把鎧甲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就相當于將復雜的甲胄合并為一件,左右肋下一排牛皮鎖扣,按照戰士的體量調整緊了之后,這東西非常合身的,怎么動都不會位移。
而且它的重量也不像大宋的鎧甲,完全由肩部和腰部承擔,而是分散給全身上下每一個部位來支撐分擔。
這就使得戰士在行軍的時候,不容易造成疲勞。
燕然的設計尤其兼顧了美觀與防護,因此戰士穿上這件鎧甲,不但看起來身軀雄壯,甚至身體靈便的戰士,都能穿著它來個后空翻,都不會影響行動!
燕然仔細想著鎧甲的演變史……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在明末和清初的時候,才開始出現這種內外棉布,中間用鉚釘釘上大片甲片的鎧甲。
也就是俗稱的清軍棉甲,外面看起來跟一件長袍似的,但上面全都是鉚釘。
實際上每一個鉚釘
這使得清軍的鎧甲,看上去是用布做的,但實際上的防護力卻是相當強悍。
燕然也逐漸明白過來,之所以這種布面鎧甲,沒有在更早的時候就大行其道,其實是因為一個好笑的原因。
因為在這個時代,棉花產量稀少,棉布價格昂貴,所以沒法裝備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
可燕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一是他部隊的數量本來就不多,不過幾萬人而已,更何況他還有的是錢!
因此這種防護性能過人,而且作戰活動時異常方便的鎧甲,就提前問世了。
燕然苦笑著想道:如此說來,這種鎧甲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外表看不到鋼鐵,因此沒那么閃亮。
不過這也沒關系,只要部隊喜歡,那都不是問題!
這邊燕然正想著,讓自己這位新晉徒弟呼延訣試一下,穿上這套鎧甲作戰到底怎么樣。
可那呼延訣卻弄錯了意思,他一看見這東西,還以為是件衣服呢。
直到他張開雙手,讓人把這件衣服穿在身上,呼延訣才覺得這可比棉衣重多了,好家伙居然是一件鐵甲!
等到燕然的護衛,幫呼延訣肋下和腋下、胳膊上的鎖扣一一扣好,呼延訣用手敲了敲自己胸前……里邊竟然是大塊的鋼板!
雖然如此,他卻覺得活動方便,而且異常輕巧……
真是開玩笑了,那能不輕巧嗎?你想象一下鱗甲為了防護嚴密,一片甲葉壓著一片甲葉,造成了多少無效重量的疊加?
可燕然的鎧甲,在保證活動的前提下,都是用盡量大塊的鋼板制作的!
再加上鎧甲的作用是為了防箭,原本高碳鋼冶煉精良,也用不了那么厚。
因此呼延訣一穿之下,才會覺得比尋常鎧甲要輕盈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