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朝堂上,大臣們爭議的事情已經有了細微的進展了,大理寺的人在納蘭家欣的衣物上發展了一些東西,仔細看著就是楚閣近日出了口紅。
因為是輕微的擦到了,所以那日仵作看的時候沒有看仔細。
雖然這幾日皇朝傳聞的楊慕瑤是楚閣閣主的事情被否認了,但若不是實情的話也不會有人空穴來風的。
大理寺卿正在府衙上頭疼著,沒想好怎么去擎王府請人呢,畢竟那可是擎王妃啊。
衙役進來小聲地提醒著:“大人,太后宮里的人來傳旨了。”
這話聽著大理寺卿愈發地頭疼了,自從朝堂上的事情傳出之后,太后的人已經來了三趟了,不是隔三差五的來,而是一日來了三次。
大理寺卿現在最不想見到的就是太后的人了,按捏著腦袋,不悅地皺皺眉:“怎么又來!”
“這個咱們也不知道啊,太后是催的十分緊的,大人您看還不要去見?”
他能不去嗎?對方可是太后的人,饒是宮里的任何一個人他都得罪不起。
先前是陛下壓下了太子妃的事情,說著不用緊著去查,現在好了,個個眼巴巴地望著他的大理寺。
大理寺卿一陣頭疼地站起來,實在是無奈至極了:“去去去。”
等著大理寺卿出去的時候,太后宮里傳旨的人已經換了人了,是先前被楊慕瑤扣住的王公公。
王公公拿捏著鄙夷的神情,譏諷地說著:“這雜家帶著太后的旨意來的還得等大人這么久呢?”
大理寺卿暗暗地皺著眸光的視線,面上還是平和的:“公公說笑了,下官聽著是太后的旨意立馬就來了。”
說起來他也是官從一品的,本不用對著一個宦官如此客氣的,也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
“哼,太后說了,既然祝大人對太子妃一案已經有了些眉目了,就應該快速地辦理,切莫拖延。”
祝大人的辦案能力確實是可以的,能在幾日的時間查到太子妃的死因,牽涉過的人,的確是了不得的。
但是祝大人更為清楚,誰他都吃罪不起。。
祝大人不悅地皺著眉頭:“下官知道了,還請公公回去回稟太后娘娘,下官一定盡早辦理此事。”
公公斜睨著一眼:“最好是這樣。”
送走了那位公公之后,祝大人就恨不得將自己的官帽丟了,左右不是人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見著祝大人真的要丟官帽,旁邊的衙役都嚇壞了,趕忙的勸阻著:“大人大人,您冷靜啊。”
“你說說看,本官怎么冷靜,有那么咄咄逼人的嗎?”
這還不是最令他生氣的,令他生氣的是那個公公的態度,絲毫不將他這個一品官員放在眼里!
衙役猶豫著,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大人,小的覺著不如您私下去王府問擎王妃,不帶任何的一兵一卒,這興許王妃還是愿意見您的。”
說著,衙役見著祝大人的面色有些改變了,繼續說著,“畢竟咱們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王妃是罪犯,就私下問問不打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