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目前不就是缺這樣的人嗎。
然后陳墨又問了他一個如何救濟災民的問題。
耿松甫道:“可以規勸所部署的老百姓拿出糧食,加以官府的糧食,用以救濟,另安排屋舍,給災民安排,以供給柴水。
官吏中前資、待缺、寄居的都給予俸祿,讓他們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對老病衰弱者給予糧食,記載這些官吏的功勞,以待將來封賞。
山澤森林池湖之出產有利于百姓生活的,都聽任流民自行獲取,死了的人用大坑合葬。若是君王,第二年等麥子、稻谷成熟,百姓可依路的遠近接受糧食回家,若擴充勢力,可擴建屋舍,讓他們在當地娶妻生子,青壯可招募為兵。”
臨了,可能是年齡的增長,耿松甫多少也懂一些人情世故了,還夸了陳墨一句:“這點,大人就做得十分的不錯。”
最后,陳墨又問了發展經濟的問題。
耿松甫自然不是拿出什么發明之類的去賣,從而獲取錢財,而是提出了一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法,并制定了方針。
陳墨對耿松甫已經徹底心服口服了,他能做到這點,是因為超前的認知,而耿松甫可是從實際中總結來的。
他重重地握著耿松甫的手,道:“耿先生真乃我之臂膀,如今縣衙還缺縣丞一職,就委屈耿先生屈尊了。”
“大人能收留老拙,老拙自是感激不盡,至于官職,只要能為民做事,是何官職,老拙并不在意。”耿松甫道。
“耿縣丞謙虛了。”陳墨拍了拍耿松甫的手背,問道:“家中可有妻兒老母?”
耿松甫微微一愣,旋即道:“父母于十年前病逝,妻兒死于叛亂,只剩老拙孤身一人。”
“節哀。”陳墨嘆了口氣。
耿松甫已經看開了,說沒事。
就在這時,耿松甫放在湖邊的魚竿突然動了動,然后猛得被拖入湖中,蘇文見狀眼疾手快,飛身一撲,一把抓住了魚竿,可上鉤的魚似乎很大,蘇文看上去還有些吃力。
“看來是上大魚了。”耿松甫走過去協助。
在兩人合力下,一條成人大腿粗的魚,被拖上了案。
旁邊的百姓發出驚呼:“這不是公告上說了那幾種魚之一嗎,有三個眼睛。”
陳墨走了過去。
“是尾眼靈魚。”耿松甫驚聲道:“老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一條尾眼靈魚。”
耿松甫捏了捏那魚的肚子:“看來還是一條快要產卵的母魚。”
陳墨雙眼放光,這魚看上去少說三十斤往上走了。
上次一條一斤不到的尾眼靈魚,就加了五十點經驗。
這條魚,少說能加一千五點經驗。
最關鍵的是,還是一條快要的繁衍的尾眼靈魚。
“耿縣丞,這魚”
陳墨本想說平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