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人,同樣也英明,有浩大的目標,可有了一定成就后,就害怕失去,有可能之前他是個百勝將軍,可是現在,卻不想打仗,害怕一切都化為烏有。
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不愿意與人爆發沖突,守著以前的成就,只要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惹別人,安心的當個守成之主,忘記了當初定下的目標。
最后還有一些人,開始同樣英明,有著宏偉的目標,有了一定的成就后,并沒有開始沉迷享受,也沒有就此滿足,依舊朝著當初定下的那個宏偉的目標努力著。
而現在在南宮聞的眼里,陳墨就是這種人。
……
春雨過后,滿山翠綠。
幽州這一片,乃大宋皇朝的北方邊界,與北邊的金夏接壤。
幽州歷來就是苦寒之地,為了防止北方的蠻夷卷土重來,入侵疆土,自太祖時期時,就有數萬邊軍駐守別界。
后來歷代皇帝覺得北方蠻夷不足為慮,且邊軍的開支大,邊軍開始了減員。
太祖時期時還有七萬邊軍,可到了宋景帝時期,就只剩五萬了。
宋景帝時期,宋景帝覺得北方一直安定,沒有戰亂發生,加之他當時的重心都在治理內政,發展經濟,恢復民生,因此也沒有去管邊軍的事。
但他卻不見,幽州邊軍的待遇,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后來隨著大宋皇朝的衰落,邊軍加速的減少,且軍械落后,年久失修,處于報廢的狀態,邊軍士卒手里拿得長槍,都是生銹的。
到了宣和帝登基時,邊軍已經不到兩萬了,且朝廷已經很久沒有給邊軍發糧餉了。
為此邊軍中還發生過一次兵變,雖然很快就鎮壓了,但反應上去的問題,卻并沒有得到解決。
后來北地大旱,赤地千里,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朝廷這才想到了邊軍,想要邊軍去鎮壓北地的天師軍。
一封詔書,讓邊軍前去平叛。
但想要馬兒跑得快,又不給馬兒吃草,加之邊界長久沒有戰事,使得邊軍軍備松懈,與天師軍的第一次交戰,就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最后被天師軍吞并。
因此,現在的大宋皇朝,對于異族來說,就是門戶大開的狀態。
現在整個幽州,就沒有一支成建制的軍隊。
應城,大宋皇朝的邊關,也是幽州防御北方蠻族的重關。
可就是這樣的一座重關,如今迎來了一位新的主人。
帖木兒怎么都沒想到,他就帶著不到三百人,就拿下了這座重關。
原本他是受可汗的命令,入春后,帶人前來實地偵查一下大宋如今的情況,看看是不是如那些宋人口中說的一般。
但結果,比他想象的還要順利。
應城里的百姓,享受了太久的和平,加之應城是邊界,城里的百姓接觸了很多金夏草原上的人,因此看到金夏的騎兵進來,一時間竟有些沒反應過來,呆了好一會兒后,才反應過來是那些蠻夷打過來了。
貼木兒是帶著任務來的,因此并沒有對這些百姓做什么,還是帶著手下,從應城一路南下。
橫穿大宋十幾座城池,都沒有遇到阻攔,好似如入無人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