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亂世、恢復科舉、驅外敵、建立大魏、推新政、開疆擴土,更是哀民生之多艱,多次降賦稅,前段時間封禪,更是讓上天顯靈。
在他看來,陳墨是有望成為千古一帝的,所以對陳墨最近的表現,他感到極為的痛心疾首,他認為這是由明轉昏的征兆。
他一定要想辦法勸陳墨迷途知返,若是成功的話,他或許也能成為像周文貞那樣的名臣。
周文貞,歷史上有名的諍臣,向來以直諫聞名,死后追封謚號“文貞”。
在他之后,幾乎所有的諫臣,都以他為榜樣。
“崔大人說的不錯,所謂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只要能讓陛下不再沉迷享樂,哪怕我等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說的對,加上我。”
“好。”
崔御史準備聯合百官,直面陛下進行勸諫。
而就在這時,一位女官走了過來,道:“哪位是崔御史崔大人?”
“本官便是。”
“崔大人,陛下和皇后娘娘有請。”女官道。
話音落下,眾官員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最近幾天,就屬崔御史上諫的厲害,該不會是攪了陛下的興頭,惹陛下生氣了,要怪罪吧?
崔御史心里也不由咯噔了一下,不過在眾同僚的面前,他肯定是不能露怯的。
他不僅沒有露怯,反而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隨女官前往了陳墨的落榻之所。
不到半個時辰,崔御史便回來了。
衙門里的官員,這時都還沒離開,看到崔御史安然歸來,趕緊詢問如何如何了。
“陛下龍體抱恙,國師和皇后娘娘說陛下需要休養,經不起長途奔波。”崔御史嘆了口氣。
此話一出,眾官員自是不信,紛紛提出了質疑。
“這怎么可能,陛下正值壯年,還是神變境武者,百病不侵,怎么會龍體抱恙?”
“不會出什么事了吧,崔大人,你到底有沒有親眼見到陛下?”
“……”
“我當時親眼見到了陛下,皇后娘娘、國師、太子殿下也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還稱贊了我。”崔御史這時還不忘了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大臣們可不想聽這個,一個官員連忙問道:“那崔大人那時看陛下的臉色可有病態?”
“確有一些。”崔御史回想了一下,道。
“太醫呢,可找太醫看了,我們趕緊問問太醫,看陛下到底病的嚴不嚴重。”有官員擔心道。
“太醫看了,國師也看了,說不是很嚴重,只要經過一番調養,很快就能恢復。陛下還說了,在他休養的這段時間,若是有要緊的事,依舊可以呈給陛下,他會處理的。”崔御史道。
眾官員聞言,先是一愣,繼而表情有些耐人尋味了。
……
不管百官怎么想,總之這事,算是過去了。
陳墨一行,也在潮平縣,過了個沒有寒冷的冬季。
貞觀二年,二月初二。
陽光明媚。
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