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聞言,想了想,說“凡鐵倒是沒騙你,因為在我眼里,除了能鑄造天階仙器的材料之外,其余的都是凡鐵。”
天地玄黃,是為靈器四分法。其中天階靈器已經超越了常人認知,已經是仙器的存在了。
比如遠古圣人禹定九州的九鼎。再比如當年圣人禹路過涂山,迎娶涂山之女,傳說中的九尾天狐涂山氏后,在涂山集天地氣運鑄造的那把天下第一名劍,禹王劍。
甚至在某些煉器名家眼里,禹王劍和九鼎已經不再是天地玄黃里任何一個等級的靈器了,而是比靈器中品階最高的天階仙器更猛的無階神器。
白澤直翻白眼,問陶弘景“那老師,此凡鐵,您是從哪里搞來的”
“十年前我出北境,在南海沉淵,大概海底百丈之下的一處海底火山處尋得此鐵。”陶弘景將那把劍打磨鋒利,裝上劍鐔,不在意地說“小子,你要知道。到了老夫這個境界,尋常材料,已經入不得眼。鑄劍師一生最大的悲劇,莫過于空有一身本領,卻難為無米之炊。”
陶弘景將新鑄的劍隨手一拋,扔進劍爐旁的劍陣當中,走向庭院的石桌吃茶,問白澤“聽說這幾天你小子都在練劍,練得如何使來我看看。”
“瞞不過老師。”白澤當下玄金錘,走了過去,說“前幾天我得了一本劍術秘籍,大河劍意。這幾天都在自家庭院里多加演練。”
“大河劍意”陶弘景一聽名字,自語道“怎么聽著這般耳熟哦哦,我想起來了這不是宋國儒劍宋之問那小子的看家劍譜嗎”
“儒劍宋之問”白澤對這個名字倒是陌生。
“你在燕國,對他的名字自然聽的少。可到了宋國,那小子可算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陶弘景說,咋舌,“他的名字你沒聽說過,可我再說一個人,你肯定知道。”
“誰”白澤問。
“當今九州劍仙,李牧之”陶弘景說。
“劍仙李牧之”白澤愕然,“劍仙和這宋之問,有什么關系”
“屁的關系沒有。”陶弘景說,“只是劍仙李牧之成名之劍里,有一招叫滄海一葦渡。這宋之問的爺爺是個沒皮沒臉的主,當年死皮賴臉追著劍仙偷學這一招滄海一葦渡,可一連跟了七八年,屁都沒學會。那老小子覺得羞愧難當,心灰意冷,打道回府。可也奇怪,他不想著學劍仙劍招了,在回老家的路上經過瀾滄江,看江水滾滾,反而突然頓悟,悟出這大河劍意。從那以后,那老頭憑這大河劍意,倒也勉強躋身二流高手的位置,在北境江湖也算是闖出了點名堂。”
“這當真是有趣。”白澤笑了起來。
“你把秘籍拿來我看看。”陶弘景伸手,白澤沒有猶豫,將大河劍意交給他。看著隨手翻了翻,說“秘籍倒是真的,不過這大河劍意強歸強,總歸走的是劍意一路,對目前的你來說算是高深。”
“道門三通途,道氣、道意、道心。我修的,就是道意。”白澤將秘籍收好,說“難是難了點,不過我既然走道意一路,這總歸對我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