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8年,8月15日。
短暫的黑暗之后,陳旭就看見了眼前出現的游戲畫面。
他正處于一座上升的電梯里面,旁邊的電梯廣告電視上面,顯示出了今天的時間。
同時游戲中默認的第三人稱視角,也讓他看見了自己目前這個角色的樣子。
一個十分年輕帥氣的青年小伙,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系著領帶,表情淡然。
只不過太陽穴上的圓形標記,則是證明了他不是一個人類,而是一個機器人,或者說是仿生人。
《底特律:化身為人》里面,楊晨依舊是保持著兩種不同的視角。
第一人稱跟第三人稱。
兩種不同的視角展示,游戲中的鏡頭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對于一款交互式電影游戲來說,這花費的公布并不一般。
而且本身對于腦機接口的操作方法來說,其實第一人稱帶來的沉浸感要遠遠強于第三人稱。
但楊晨還是加入了第三人稱的模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玩家群體。
第三人稱的模式下,有一些玩家不會感到眩暈。
但第一人稱的模式下,卻有眩暈跟惡心的感覺,甚至玩著玩著能把自己玩到跑去馬桶大吐特吐。
考慮到這樣的一個因素,所以在視角上面,楊晨還是選擇了第三人稱跟第一人稱共存。
而且對于游戲來說的話,實際上也有許多的游戲,并不是都適合第一人稱,尤其是VR平臺上面。
畢竟跟PC平臺上面通過顯示器來游玩不同,VR帶來的沉浸式體驗模式下,第一人稱如同動作類的游戲,高速旋轉的一個視角。
有時候哪怕不暈,那也能夠讓玩家感到眩暈。
這也是為什么,VR平臺上面這一類的游戲,通常會采用第三人稱的原因了。
游戲里面陳旭也在觀察著游戲的一個畫面。
很明顯,這應該就是科幻題材的游戲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類型的。
電梯正在不斷的上升,而站在電梯中央的青年,則是十分靈活的把玩著一枚硬幣。
當電梯抵達到第七十層頂樓的時候,青年才將手中的硬幣給收了起來。
然后理了理自己的領帶,直視前方等待著電梯的大門打開。
電梯門打開后,門口一個全副武裝拿著槍支的士兵注意到電梯里面的青年。
他看了一眼,然后理都沒有理,通過無線電進行跟上級的溝通。
‘談判專家抵達現場’
‘重復:談判專家抵達現場。’
一邊說著,那名特警一邊朝著屋子里面前進。
同時陳旭也發現自己能夠進行控制游戲里的角色了。
跟使用鍵鼠還有手柄操作不同,使用腦機接口帶來的感覺讓陳旭感覺到十分奇特。
例如他想著往前面前進,游戲里面的角色就朝著前面走去。
同時他想著蹲下的話,游戲里的角色竟然也會蹲下。
就如同是真的他的大腦在發號施令一樣。
游戲里的這個角色,就如同是他的手腳一樣。
只不過跟現實中的手腳,他有一種真實感不同。
游戲里面,這種虛無但卻能夠反映出來的樣子,讓他有一點不習慣。
但更多的卻是有趣。
如同一個小孩剛剛拿到了新的玩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