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更讓人難以忍受了。
原本對于腦機接口操作模式感到一些好奇,還有期待的玩家,通過《底特律:化身為人》這款游戲上面,可以說是徹底感受到其中的一個魅力了。
再加上本身《底特律:化身為人》是作為一款交互式電影游戲存在的,所以在資源的傾斜上面,游戲更多的是放在了畫面與游戲里可互動的細節堆砌上面。
這也給玩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那就是極致的一種畫面。
如果說之前云游戲的技術,加上網絡的一個提速,讓游戲畫面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
那《底特律:化身為人》這款游戲,因為本身游戲可騰出的資源足夠多。
可以說是將畫面提升到了一個頂尖的地步,在游戲里面玩家就仿佛是在電影院的大熒幕上看電影一樣。
用更容易懂的話來說,那就是每一根毛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加上本身游戲的特性,讓玩家可以說是全程的沉浸在其中。
游戲中的場景、光影、人物,還有對事件氛圍的一種營造。
以及游戲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個仿生人,這種人設的影響中。
下意識玩家對于游戲里出現的一些普通UI也是潛意識的進行了忽視。
還有腦機接口獨特的操作方法,都讓玩家感覺到自己仿佛真的是置身于未來這個人類與仿生人關系復雜的世界中。
“《底特律:化身為人》真的那么好玩?”
“竟然是一款交互式電影類的游戲?”
“腦機接口的操作有這么大的改變么?”
伴隨著第一批進行了試玩的玩家,在社區還有相關的社交論壇公布了試玩的印象,同時包括視頻平臺跟直播平臺的一個發酵。
同樣也讓許許多多的玩家產生了一種好奇。
畢竟從這些談論的話來看的話,似乎《底特律:化身為人》用腦機接口體驗,能夠帶來跟觀看完全不同的一個體驗啊。
而一些準備看著星云游戲到底如何制作腦機接口這一全新操控平臺游戲的廠商,同樣也是發現了星云游戲雞賊的地方。
作為一款交互式電影類的游戲,《底特律:化身為人》中需要玩家操作的地方可以說是十分的少。
而且跟夢境記憶中不同的是,楊晨在游戲里也做出了許多的改變。
最直接的是增加了許多能夠互動的小細節,還有游戲里的角色能夠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
比如蹲伏,除此外那就是增加了QTE的設定。
例如第一章里面康納奔跑撞向丹尼爾。
在玩家看來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QTE,但在這個QTE中關聯的則是如何使用腦機接口,產生出讓角色奔跑的指令。
還有把槍射擊的動作,同樣也是如此。
包括在后續的章節里面,游戲里面都會有一些類似符合劇情的QTE場景。
分別關聯到正常游戲里玩家會有的一些操作。
例如《刺客信條:奧德賽》還有《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里的攀爬。
《黑暗之魂》里的翻滾等等。
從決定設計《底特律:化身為人》的時候,楊晨跟星云游戲內部就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了。
那就是進行技術的一個積累,然后嘗試著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