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他冷靜下來后,這才發現,既然柳川調興在寬永八年就出賣過他,為何他到現在都相安無事。
“宗藩主不妨回想下,三日前,本將曾對宗藩主說過的那些話。”
楊三生不急不慢的說道。
………………………………
歷史上,德川家光在位時,最突出的政績就是加強了幕府的中央集權,穩固了幕府的統治地位,但最嚴重的代價卻是閉關鎖國。
因此,德川家光要想更順利的執行這項國策,必然不會深究對馬藩偽造國書一事,拿住對馬藩的政治痛點,對馬藩才會為德川家光更好的執行閉關鎖國的國策。
但這些都是從后世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如今的宗義成可看不到這些,因為他可是當局者,這種致命的政治把柄一旦被他人掌握,宗義成的生死可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就連普通人都不想自己的生死被他人掌控,更何況宗義成這種身居高位之人了。
而楊三生只需要憑借實力,站在此處,推波助瀾即可,有時候,自身的強大源自于敵人的想象。
同樣的,敵人的愚蠢,也源自于自身的胡亂揣測。
………………………………
“將軍的意思是,閉關鎖國之策,以及留下福江藩的長崎港作為唯一的‘合法’貿易港口,都是為了針對我對馬藩?”
想到這里,宗義成額頭冷汗直流,剛剛心里僅存的僥幸瞬間煙消云散,因為,對馬藩距離日本本土最遠,也是最為依賴海貿的藩鎮,要是失去海貿,對馬藩的生死則完全被德川家光掌控。
屆時,德川家光只需一句話,即可決定對馬藩的未來。
聽到此話,楊三生笑而不語,只是靜靜地看著對方。
很好,宗義成已經陷入思維誤區當中了。
這兩件事,看似針對了對馬藩,實則只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畢竟在如今這個時代,限制了海貿,也就限制了自身實力的發展,長此以往,中央將實力強大,藩鎮則實力衰弱。
“我想通了,請將軍救我!”
幾分鐘后,宗義成再次對著楊三生下跪道。
此刻,宗義成心中再無疑慮。
“宗藩主可是考慮清楚了,有些事,一旦做了決定,再想后退的話,可是會尸骨無存的。”
這一次,楊三生沒有去扶宗義成,而是目光深邃的盯著對方。
“難道宗藩主就不好奇,本將是如何得知對馬藩偽造國書一事的?”
“將軍說笑了,在下雖然不才,但也知道漢人有句古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更何況我對馬藩的未來,豈能被他人掌控。”
宗義成沒有猶豫,義正言辭道。
“很好,宗藩主可以起來了,宗藩主是個聰明之人,本將也最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本將可以保證,無論德川家光是否執行閉關鎖國之策,對馬藩的貿易都將不受限制,并且本將也愿意為宗藩主提供適當的軍事援助。”
“將軍如此慷慨相助,不知在下有何事能為將軍效勞。”
起身后的宗義成急忙說道。
“本將途徑首里城時,與那薩摩藩的島津氏發生了些許摩擦,并奪下了首里城,要不了多久,本將就能掌控整個琉球群島,想來不久之后,島津氏大概率會向幕府將軍求援,到時候,幕府將軍一旦答應,福江藩作為幕府最忠實的盟友,必然會發兵援助,屆時,矛盾一旦擴大,宗藩主麾下的艦隊也有可能被幕府征調。”
“原來如此,將軍請放心,只要將軍能保證對馬島今后的貿易不斷,并保證對馬藩起事后,將軍能提供軍事援助,在下愿意幫助將軍解決這些麻煩。”
心下震驚之余,對宗義成來說,此事也是楊三生交給他的投名狀,一旦此事做好,他和楊三生就將綁定在一起,否則,他只能獨自面對偽造國書一事泄露,來自于德川家光的怒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