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年四月上旬。
王明玉接到楊三生的傳信,于四月中旬在森城(森町)接見了松前藩派來的使者。
“尊敬的將軍閣下,在下叫松前六門衛,乃是松前公廣收養的一名養子,此番代表松前藩,前來向將軍閣下和談。”
一名梳著月代發型,身高剛剛達到一米六的倭國男子,對著王明玉恭敬的說道。
“和談?真是笑話,你松前藩還有什么資格與本將進行和談!”
這次王明玉并沒有派朝鮮人去接見松前藩的使者,而是親自去接見。
“尊敬的將軍閣下,不知您能否代表貴軍,據在下所知,此前接見在下之人乃是李青李大人(專門招募的朝鮮人替身)。”
松前六門衛保持著一如既往的謙卑,但對王明玉的發言,明顯感到不滿,畢竟之前面見李青時,李青也沒有這么狂妄的態度。
“你不用質疑本將的身份,爾等的生死,掌握在本將手中。”
王明玉并沒有過多的解釋。
看到對方如此的態度,松前六門衛已經相信,眼前之人,是可以做主的。
“敢問將軍閣下貴姓?”
松前六門衛態度謙卑道。
“本將王明玉!”
“不知將軍閣下是否是朝鮮人,在下觀將軍閣下的言行舉止并非是朝鮮人。”
松前六門衛可不傻,他還是分得清,朝鮮人和漢人的區別,對方那一口流利的漢語,以及身高體型,完全不像是朝鮮人。
“你是個聰明人,可往往有些聰明人的命,不會太長。”
王明玉冰冷的聲音,仿佛穿透了松前六門衛的心窩。
這一瞬間,松前六門衛感覺自己仿佛見到了他們的天照大神。
“在下魯莽,請將軍閣下責罰!”
松前六門衛立刻下跪請罪。
“起來吧,你是松前藩的使者,本將怎會處置你。”
王明玉不咸不淡的回答道。
“感謝將軍閣下原諒。”
松前六門衛擦著額頭上冒出的冷汗,感受著后背被汗水浸濕的衣衫,起身道謝。
“接著剛才的話題,本將說了,松前藩沒有與本將和談的資格,難道你以為本將不知道,爾等如今的情況嗎?”
王明玉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道。
如今松前藩的情況可謂是不妙至極,他們在蝦夷島南部已經被封鎖了快一年的時間了,這期間,除了能派一些死士北上獲取一些關于蝦夷島北部的消息外,完全變成了一個瞎子和聾子。
現在松前公廣也不再奢望德川幕府能派大軍救援他們,要是德川幕府會派援軍,那早就派了,為何等到今日,松前藩還是在蝦夷島南部孤立無援。
儲備的糧食幾乎見底,為了維持下去,松前藩治下的普通百姓,每日只能得到一餐的口糧,軍隊則稍微好些,每日有兩餐,但也僅僅只能保證勉強不餓。
哪怕是這樣,松前藩余下的糧食,恐怕也堅持不了一個月的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