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尚可喜率領騎兵在距離釜山港十里的地方,被馮保派來等候的人發現,并攔了下來。
要不是馮保派來的士卒是其親衛,尚可喜認識這些人,恐怕會以為馮保失敗了,這些人是釜山港的朝鮮人派來迷惑他的。
“尚將軍,之前屬下說的那些話,就是馮將軍的意思。”
馮保派來的士卒,對著尚可喜解釋道。
“老馮就只派了你一個人來等候本將?萬一本將走了其他方向,老馮的計劃不就露餡了。”
尚可喜有些疑惑的問道。
“尚將軍勿慮,馮將軍麾下的一百親衛全都派了出來,四散在前往釜山港周邊的通道,只是屬下運氣好,正好碰見了。”
“看來老馮已經做好了詳細的計劃,既然如此,那你帶路吧。”
隨后,尚可喜麾下的騎兵隊伍在馮保親衛的帶領下,向著另外一個方向前進。
………………………………
“啟稟將軍,根據統計,釜山港內的朝鮮百姓有七成選擇去了巨濟島,共有八萬余人。”
釜山港水營帥帳內,士兵正在向馮保匯報這幾天的成果。
得利于釜山港距濟島只有二十余海里的距離,馮保麾下的船隊只花了幾天時間,就把八萬余人送到了巨濟島。
當然,這八萬余朝鮮百姓并不全是安排到巨濟島定居,大部分人還是會轉運到濟州島定居,然后再從濟州島安排漢人百姓前往巨濟島,始終保持巨濟島上的漢人數量要多于朝鮮人。
反正只要過上兩三代人,朝鮮人與漢人融合,全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屆時,誰又愿意承認自己不是漢人呢?!
哪怕到時候前來巨濟島投靠的朝鮮人太多,馮保也不會太擔心,畢竟蝦夷島不也非常適合那些朝鮮人定居,并且他往蝦夷島輸送人口,王明玉恐怕還得感謝他。
不多時,有一名士兵飛身至馮保的軍帳前,快速進入軍帳內,對著馮保說道:“啟稟將軍,尚將軍已經收到消息,此刻正率兵前往統營市最靠近巨濟島的位置而去。”
“很好,傳我軍令,夜幕時分,我軍立刻撤離釜山港,那些倭人已經在海上閑置了很長時間了,該放他們出來遛溜彎了。”
聽聞尚可喜率領騎兵前往統營市,馮保面露喜色。
至此,馮保的部署終于完成了。
………………………………
統營市,位于朝鮮慶尚南道西南部,由151個島嶼組成的城市,且還是朝鮮三道水軍統制營的所在地(相當于后世的海軍總部),不過由于這幾年馮保率領的艦隊頻繁襲擾,三道水軍統制營早在去年就被馮保率軍摧毀,因此,迫不得已的李倧,只能把三道水軍統制營,重新安置在忠清道的保寧市。
馮保這么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撇清他們與松前藩倭人的關系,至少在明面上,他們不能與倭人有任何瓜葛,否則,勾結倭寇殘害朝鮮百姓,哪怕李琿打著反清的名義,名聲恐怕也臭了。
畢竟壬辰倭亂(萬歷朝鮮戰爭)時期,倭人登陸朝鮮后,對于朝鮮百姓的禍害程度,絲毫不遜于如今的滿清韃子。
因此,馮保不能讓任何外人知道,是他們暗中把倭人送到釜山港,至于那些運送松前藩士卒的船只,早就把懸掛在桅桿上的旗幟藏了起來,掛上松前藩的旗幟,并且張巖率領的揚字級戰艦也不會出現在釜山港的視野范圍內。
就算有聰明人能猜到,擁有能力組織如此大規模艦隊之人是誰,但只要沒有人能掌握實質性的證據,那終究只是猜測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