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建立貿易關系?”
對于威得爾的話,楊三生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輕蔑的微笑。
不是楊三生懷疑英國人的實力,而是荷蘭人控制著馬六甲海峽,英國人每次通過馬六甲海峽都將面臨重重困難。
“是的,將軍閣下,您放心,只要您允許我們在此地建設商貿站,我們英國一定會回饋給將軍閣下一個滿意的答復。”
威得爾率領艦隊前往大明,卻在東南亞海域,被幾艘輕型蓋倫船攔住去路,得知如今大明的海疆情況后,頓時意識到,大明的海軍崛起了,想要通過武力迫使大明與他們建立貿易關系的計劃恐怕是落空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60年。)
再加上此刻站在楊三生身旁充當翻譯的英國人,更加坐實了威得爾的猜測,眼前之人,恐怕對于歐洲有一定的了解。
“威得爾上尉,只要是正當的商人,無論他們來自哪里,都可以來我大明進行正常貿易,當然,必須遵守本將定下的規矩,以及該繳納的稅,一分也不能少,至于建立商貿站,恐怕本將暫時不能同意你的請求。”
這所謂的商貿站,就是這些歐洲人殖民各個國家的前哨站,楊三生自然不愿意有不服他管轄的歐洲人來他的地盤落腳,至少現在還不行。
再加上,英國人能安全來一次大明都很艱難,就算這個商貿站建好了,恐怕也會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聽到楊三生的回答,威得爾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急忙道:“將軍閣下,不知您對那些荷蘭人和葡萄牙人有什么看法?”
英國船只前來東亞和東南亞貿易的最大阻力就是荷蘭人和葡萄牙人,至于西班牙人,早就被英國人的海軍收拾的服服帖帖,在東南亞和東亞無法給英國人造成多大的麻煩。
“看法?荷蘭人被我軍艦隊兩次擊敗,只能龜縮在巴達維亞,頒發那可笑的‘私掠許可證’,上尉從東南亞過來,應該知道,我軍艦隊的搜查力度有多嚴格吧。
而那些葡萄牙人在我軍艦隊的威懾下,只能老老實實的做生意,你覺得,這種看法怎么樣?”
楊三生哪能不清楚威得爾心中打的什么小算盤,無非就是想用利益收買自己,讓自己幫英國人消滅他們在東南亞的敵對勢力。
這種事,不需要英國人開口,楊三生早晚也會做。
聽到楊三生的解釋,威得爾有些尷尬,眼下,楊三生麾下的海軍勢力已經是東南亞海域最強大的力量,就連長期搞壟斷的荷蘭人都在楊三生手中吃了兩次大虧,不得不采用‘私掠許可證’這種下三濫的招數去應對。
‘看來沒有足夠的利益,是無法打動眼前之人。’
威得爾心中默默的盤算著接下來的對策。
他們此行千辛萬苦的抵達大明,怎么可能只是簡單的做買賣,僅僅四艘蓋倫船,能裝多少貿易商品,哪怕四艘船全部滿載最值錢的商品那又如何,一次性的買賣而已,只有長久且穩定的貿易,才符合他們所謂的貿易關系。
“如今歐洲的宗教之戰打的熱火朝天,難道你們英國人還有心思來東南亞攪局嗎?不怕法國淪陷?下一個輪到你們英國?本將可對基督教的內戰沒興趣。”
楊三生不等威得爾回答,搶先說道。
楊三生所說的宗教之戰,其實就是歐洲在十七世紀爆發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宗教之戰,1618年-1648年,由圣神羅馬帝國的內戰引起),戰爭爆發的起因就是因為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間的宗教矛盾,后來逐漸演變成整個歐洲國家的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