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目前征集了多少艘商船了?!”
屋久島和種子島沒了艦隊保護,正是孟超出兵占領這兩座島嶼的時候。
“回稟將軍,只有十艘商船。”
士兵快速的回答道。
這十艘商船,可不是福船或戎克船,而是十艘500噸的商用蓋倫船,每艘船上都擁有十門十八磅炮,雖說十艘商用蓋倫船的火力并不強大,但用來對付倭國這種海軍落后的國家,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由于楊三生手中的兵力有限,再加上琉球群島所處的位置安全,因此,楊三生把此前駐扎在首里城的幾艘揚字級戰艦調走,雖然楊三生允許孟超進攻屋久島和種子島,但卻并沒有給予增援,只是同意孟超可以使用一些錢財,租借一些自愿幫助我軍進攻屋久島和種子島的商船。
“十艘嗎?!夠用了。”
孟超嘴里低聲嘀咕道。
……………………………………………………
自從孟超向楊三生提議進攻屋久島和種子島,得到允許后,他就開始花錢租借那些商用蓋倫船,奈何,那些商用蓋倫船的船主或其背后的東家聽聞要去攻打倭國重兵把守的屋久島和種子島后,大部分人都委婉的拒絕了,少部分人雖然同意,但卻表示,需要等一段時間,至于需要等多久,暫時不得而知。
要知道,這些商用蓋倫船,如今可不是能夠輕松買到的,隨著楊三生掌控的海域范圍逐漸擴大,直至出兵進攻呂宋島,拿下馬尼拉后,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花錢購買商用蓋倫船。
要知道,馬尼拉出售的很多商品,哪怕是放到大明都有很不錯的經濟價值,曾經馬尼拉屬于西班牙人掌控,前往馬尼拉貿易的大明商人必然會被西班牙人課以重稅,如今馬尼拉易主,楊三生收的稅雖然高,但相比較于西班牙人,還算是輕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購買海船前往馬尼拉貿易。
而商用蓋倫船能運載的貨物多,且速度還比福船快,自然受到了商人們的青睞,雖說馬尼拉距離大明并不算遠,但再怎么說,大明和馬尼拉之間的貿易也算是海運,大海上的風險始終存在,蓋倫船的遠航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目共睹,自然會受到商人的追捧。
只是,受到能建造蓋倫船的造船廠的數量限制,很大一部分后知后覺的商人只能花錢預定,且預訂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兩三年之后。
因此,很多擁有商用蓋倫船的商人,基本上不太愿意把好不容易買到的船只,租借給孟超用來對倭作戰,這完全就是用大炮打蚊子,不實用,也不劃算。
如若這些最先搶到商用蓋倫船的商人不利用這段時間加大貿易量,等到越來越多的商人都擁有了蓋倫船,那么這些商人獲得的利益必然會減小,這也就導致,一些商人不愿意租借船只給孟超使用了。
兩個月前,楊三生也意識到船舶業的火爆程度,已經通知其父楊琮下令在東番島、呂宋島等地擴建了四十座擁有建造蓋倫船能力的造船廠,不出半年,只要這些造船廠建設完畢,自然能夠極大的緩解治下商人對于商用蓋倫船的龐大需求量。
如今孟超手中的這十艘商用蓋倫船,還是北洋會社的七家骨干成員主動租借的,否則,孟超想要租借商用蓋倫船出戰,恐怕還得花費一些功夫,可哪怕是這樣,孟超也只能耐心的等待屋久島和種子島上的倭國艦隊離開,才敢發起進攻。
否則,一旦倭國幕府聞到危險的訊號,加大屋久島和種子島的防御力度,孟超再想攻下這兩座島嶼,恐怕需要和倭國打一場持久戰了,而他租借的那些商用蓋倫船背后的東家,可不會把寶貴的商用蓋倫船拿去給孟超打持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