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資料是英國人繳獲了西班牙總督科奎拉的書信,以及他們在東吁王朝截獲的關于荷蘭人的信息整理而成的,說明現在這些英國人,與楊三生是穿一條褲子的,畢竟荷蘭人阻擋了英國人抵達東南亞和東亞的道路,英國人自然是巴不得明軍與荷蘭人早點撕破臉開戰。
只是,關于東吁王朝,楊三生現在可沒能力對付這個國家,若是東吁王朝與后黎朝鄭氏聯合出兵對付阮氏,楊三生可不認為,他有實力在陸地上擊敗這兩股勢力的聯軍。
當然,東南亞南部地區也不僅僅只有東吁王朝,還有暹羅(泰國)和柬埔寨王國。
楊三生轉身拿出一張東南亞地圖,鋪在桌子上,仔細研究著。
如今的柬埔寨王國,已逐漸淪為暹羅和后黎朝阮氏的雙重附屬國,是一個實打實的弱國,其國家的軍隊戰斗力,可以忽略不計。
同時,暹羅在經歷過東吁王朝的兩次征伐后,對東吁王朝可沒有什么好臉色。
而此時的后黎朝,南北分裂,東吁王朝的領土只是與后黎朝的鄭氏接壤,并沒有與后黎朝南方的阮氏接壤,因此,東吁王朝無法借道柬埔寨或暹羅,直逼后黎朝阮氏的腹地,只能與后黎朝的鄭氏合兵一處,從北方進攻阮氏。
可后黎朝阮氏修建的防御工事,北方的鄭氏打了幾十年都毫無建樹,就算再加上東吁王朝,只要是正面進攻,戰況也不見得會有什么優勢,一樣會被阮氏擋在外面。
所以,東吁王朝要是同意了荷蘭人的提議,與后黎朝的鄭氏聯合出兵攻打后黎朝阮氏的話,大概率會出兵入侵柬埔寨王國(因為東吁王朝兩次征伐暹羅都沒成功,不太可能會再次入侵暹羅),這也就意味著,柬埔寨王國必然會成為主戰場。
因此,在短時間內,金蘭灣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只不過,以柬埔寨王國的實力,肯定是擋不住東吁王朝的大軍,屆時,作為柬埔寨王國的兩個宗主國,阮氏與暹羅肯定會出兵相助。
可萬一柬埔寨王國敗得太快,或是東吁王朝只入侵阮氏控制的柬埔寨地盤,暹羅會不會選擇坐視不理呢?
這點楊三生有些拿捏不準,后黎朝的阮氏能與北方的鄭氏分庭抗禮,靠的就是天險,在兵力和國力上,是屬于弱勢的一方。
一旦阮氏的大部隊被北方的鄭氏牽制,東吁王朝趁機出兵擊穿柬埔寨,直抵阮氏控制區域的腹地,恐怕阮氏再頑強,也擋不住腹背受敵。
“這事還真是有些難辦啊?!”
看著眼前的東南亞地圖,楊三生挑了挑眉,凝重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