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城外。
皇太極雖然避開了海寇重甲騎兵的沖擊,讓海寇重甲騎兵沖入了城內,但此戰他還沒有完全失敗,畢竟海寇騎兵的人數滿打滿算不過五千人,只要給他一些時間,哪怕海寇騎兵的火器犀利,也絕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可是,海寇騎兵居然還把兩千余輕騎兵留在城外,并在城外不斷的騷擾清軍,迫使城門附近的清軍無法得到有效的指揮,急得皇太極目眥欲裂,但又不敢輕易靠近,只能不斷的派人催促援兵快點趕來。
……………………………………………………
不多時,此前沖入城中的海寇重甲騎兵再次從城內沖了出來,只是這一次,再也沒有成建制的清軍上前阻攔。
皇太極見狀也無可奈何,只能趕緊集結之前被打散的清軍。
很快,城中的明軍也跟在海寇重甲騎兵的身后,沖出了城。
而尚可喜麾下的輕騎兵也適時的分出一千輕騎兵,與曹變蛟麾下的騎兵,護衛在明軍的左右兩翼,以防清軍突襲。
畢竟明軍絕大部分都是步兵,萬一清軍趁機沖上去,與明軍步兵纏斗在一起,到時候,尚可喜也只能放棄這些明軍步兵了。
好在城外的清軍并沒有完成大規模的集結,最大規模的部隊,也就是集結在皇太極身旁的兩千余清軍,其他地方的清軍,也就是幾百人或上千人,只要清軍沒能擰成一股繩,就暫時無法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威脅。
就這樣,有著兩千重甲騎兵開路,以及輕騎兵護衛側翼,明軍終于成功從松山城中撤退出來。
……………………………………………………
兩個時辰后,數千明軍與尚可喜麾下的騎兵抵達了青溝灣海岸邊。
能如此快速的抵達岸邊,也多虧了尚可喜麾下騎兵營的上萬匹馬,這些馬匹給跑不動的明軍士卒提供了腳力,使得所有的明軍士卒都能趕上大部隊,不至于被甩到最后面。
看著海面上停泊的五艘龐大的戰艦,以及上百艘船只,原本心情還稍微有些不安的洪承疇,這才徹底穩定下來。
經過統計,此番活著逃出來的明軍士卒,還剩下七千余人,其中曹變蛟麾下的騎兵只剩七百余人,步兵六千余人。
而尚可喜,也在聽著屬下的傷亡統計,松山城一戰,他麾下的騎兵戰死了兩百三十七人,受傷四百五十五人,其中有六十二人的尸首,來不及收斂,落到了清軍手中,并且還丟失了五十五把三眼銃,以及少量的火藥。
尚可喜聞言,默不作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作為營救的一方,自然需要快進快出,因此,損失些許裝備,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好在丟失幾十把三眼銃并不影響大局,韃子就算拿到三眼銃,也只能進行粗略的仿制,而作為三眼銃核心的火藥,以韃子目前的技術,可仿制不來。
因為這些火藥都是經過格物院改良過的顆粒火藥,可不是韃子使用的粉末火藥可以比擬的。
……………………………………………………
與此同時,皇太極正拿著一把三眼銃,仔細的端詳著。
這把三眼銃,正是清軍打掃戰場時,從海寇騎兵的尸體上繳獲的武器,雖然海寇騎兵成功營救了松山城內的明軍,但海寇騎兵在與清軍交戰時,還是遺落下了幾十把三眼銃。</p>